■融媒体记者 黄碧云 文/图
为进一步提升全县教育系统舆情处置工作水平,9月26日下午,安溪县教育局在县第十一小学举行舆情处置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东南早报副总编辑、泉州晚报社融媒运营部主任黄猛应邀作《舆情危机的研判与应对》专题讲座。
安溪县教育局领导陈文祺、林境炎出席,安溪县各中小学幼儿园的校长(园长)、老师等参加,来自安溪县实验小学、逸夫实验小学、第九小学的小记者代表也一起聆听了讲座。
“当前复杂网络环境下的舆论成因有哪些?”“如何理性对待网络舆情?”黄猛结合热点时事,以实际案例为基础,从舆情的概念、内涵、影响、变化、特征、如何理性对待、如何防范与应对等方面,全方位阐述了舆情的研判应对知识,主题鲜明,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同与会者分享了舆情应对心得。
★用好网络去杂音
□小记者 谢圣哲(安溪县实验小学六年级)
舆情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它可以反映民众的态度,让某些错误加以改正,但有时它会冲击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发群体性事件,甚至可能发生舆论“阵地战”。
学校也存在舆情,我在校门口或者别的一些地方会听到讨论某个教师作业布置多了少了,某班需要买些练习册之类的话题,有人发言一面倒,根本没从多个角度考虑,关键是对我们学校声誉有损,我就算可以辩解一时,却无法根治,甚是烦恼。今天我就明白可以利用网络“发声”,引导“舆情”了。
(指导老师:王石柳)
★只信权威不信谣
□小记者 陈思(安溪县实验小学六年级)
在听完黄老师的舆情专题讲座后,我陷入了沉思。的确,在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小学生也可能接触到各种舆情,我们该如何正确应对舆情呢?
首先,不盲目跟风,对于不清楚的事情不要轻易发表观点,遇到热点事件,保持冷静,不被情绪左右;其次,可以多和老师、家长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他们会用更成熟的思维帮助我们分析;再次,我们要专注于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不要让舆情过多地干扰生活;最后,我们还应该相信权威渠道的信息,不传播没有根据的谣言。
用理性和智慧面对舆情,我们才能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健康成长,这是我从今天的讲座中悟到的道理。
(指导老师:柯建州)
★扬正鞭丑思妙招
□小记者 刘家瑶(安溪县逸夫实验小学五年级)
现在的新媒体时代传递信息太迅速了,现实中一个小小的事件经过网络一放大,就会成为热点。
网络是把双刃剑,使用得当会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大便利,反之则会伤害我们自己。“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件?怎么保证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面对一连串犀利的问题,黄老师的讲解让我收获颇多。什么时候才能像个大人一样处理好棘手的问题,想出方法妙招,学会正确运用舆论宣传正能量,揭露假丑恶,也许只有当我真正成为大人的那个时候吧。(指导老师:苏培鑫)
★明辨是非善思考
□小记者 柯怡悦(安溪县逸夫实验小学五年级)
网络舆情大家肯定不陌生,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舆情如同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它既能照亮正义之光,也可能在不经意间遮蔽真相,冲击正确导向,扭曲突发事件处置的正确方向。它是一把双刃剑,遇事时我们需要善加思考,学会明辨是非,利用好这把双刃剑,才能正确运用舆论宣传正能量,揭露假丑恶。
(指导老师:陈福超)
★网上弄潮需有度
□小记者 陈婧涵(安溪县逸夫实验小学五年级)
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网络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海,它能为我们带来便利,也能掀起浪潮。
比如由于5G等新技术的运用,网络传播提速,大家上网更加便捷,很多信息会良莠不分汹涌而来。再来是常见网民线下围观、线上“打卡”,制造热点,像在近期的跳水小将全红婵身上就出现过,全红婵刚回家过中秋,当天晚上一群人就围在她家门口拍摄视频,久久不愿散去,已经影响到她们一家子的生活。 (指导老师:潘芳茝)
★文明上网我先行
□小记者 谢梓豪(安溪县第九小学六年级)
根据调查大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99%以上,我们已经进入了“无网不在”的时代。随之而来的是网络舆情发展迅速,突发性强,热点多,转换迅速,常常会对社会、单位和个人产生重大影响。
从黄老师的分享中,我认识到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帮助人们快速获取新闻,轻松查找资料,但也给人们带来很多的困扰,例如网络舆情的失真,各种流言蜚语的传播。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觉得大家平时应理性上网,自觉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为创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指导老师:黄国来)
★用网宜传正能量
□小记者 陈梦琳(安溪县第九小学六年级)
黄老师告诉我们,网络舆情有六大要素,依次是网络、事件、网民、情感、传播、影响,这六大要素紧密相连。任何事件,只要有了互联网的加持,便有可能迅速地在十几亿网民中传播开,其中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面对网络舆情时,相关单位、部门要树立担当意识、容错意识、科学处置危机意识,在行动上则应边做边说,透明公正。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学会辨别,积极地学习、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指导老师:王淑燕)
★机智应对化危机
□小记者 陈一樊(安溪县第九小学六年级)
如今是网络社会,信息传播的渠道多,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出现突发的负面事件时,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引发舆情危机,往往把当事人推到风口浪尖,小事变大,一发不可收拾。而如果处理得当,本来看似负面的新闻也可以转化成正面效果。黄老师举了某地公交车公司转危为安正确处理舆情的例子,让我印象深刻。
最后,当发生舆情事件时,我们应该积极应对,回应时要一边说一边做,不能只说不做,要抓住第一时间让事件透明化,获取群众的信任,总之要做到:快讲事实,重讲态度,慎讲原因,多讲措施。(指导老师:谢梅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