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和加里·鲁夫坎因发现微小核糖核酸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获奖。
评奖委员会在当天发布的新闻公报中指出,维克托·安布罗斯和加里·鲁夫坎发现了微小RNA,这是一类在基因调控中起重要作用的新型小RNA分子。他们的开创性发现揭示了一种全新的基因调控原理,这一原理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细胞生物至关重要。他们的意外发现为基因调控揭示了一个全新的维度。
据诺贝尔奖官网显示,维克托·安布罗斯1953年出生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汉诺威,目前任职于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加里·鲁夫坎1952年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目前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及哈佛医学院任职。他们将分享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美元106万元)的奖金。
生理学或医学奖是2024年诺贝尔奖公布的第一个奖项,这一荣誉不仅是对科学家卓越贡献的认可,更是人类智慧与探索精神的体现。伴随此奖公布,一年一度的“诺奖周”也正式开启。
创立奖项已逾120年
展现人类对抗疾病的决心
时间回溯至1895年,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其遗嘱中设立了五个奖项,旨在奖励那些“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士。
其中,生理学或医学奖作为最早设立的奖项之一,自1901年起每年颁发一次(曾因一战和二战等原因有9次没有颁发),到2024年已累计颁发了115次。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历史,是一部生动的科学发展史。它见证了青霉素的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揭示、免疫系统机制的研究等一系列里程碑事件,这些发现不仅改变了人们对人体的理解,也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2015年因为“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提出了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疗法”,获得这一殊荣,人们从此不再“谈疟色变”。据世卫组织不完全统计,过去多年里,青蒿素作为一线抗疟药物,在全世界已挽救数百万人生命。
跨越国界的科学对话
年龄不是获奖阻碍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舞台上,上演着一场场跨越国界与文化的科学对话。
历史上,多次出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共同获奖的情况,这充分反映了科学研究的国际化趋势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例如,202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颁发给了美国病毒学家哈维·奥尔特、查尔斯·M·赖斯和英国科学家迈克尔·霍顿,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丙肝病毒方面的贡献。
诸如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种合作模式不仅加速了科学发现的步伐,还加深了国与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使得原本遥不可及的科研难题迎刃而解。
细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奖史,迄今最年长的得主是美国生物学家、发现肿瘤诱导病毒的裴顿·劳斯,他于1966年获奖时已87岁高龄。加拿大生物学家弗雷德·班廷在1923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时年仅32岁。(中新网 张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