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林绿波
陈林森 张素萍
“起源于福建泉州的簪花围,早已火遍全国,确实漂亮,我也很想尝试一下。”国庆黄金周收官之夜,央视《新闻联播》主播李梓萌在节目中“深情告白”泉州。李梓萌藏不住的“心动”,在更多人那里付诸为“用脚投票”的“行动”。七天假期里,665.58万人次海内外游客涌入泉州,旅游总花费达58.12亿元,比增均超三成;在全国入境游客数量前二十强城市中,仅次于深圳、广州,跻身全国第三,再一次刷新文旅“成绩单”。
从“人山人海”进阶到“众山众海”,近两年来,“半城烟火半城仙、千古风华千古情”的泉州输入文旅融合的独特密码,让风华可触、烟火可见,城市长盛长红。
宜“慢游”的泉州,慢不得的文旅
调度!重构文旅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泉州可以慢游慢赏,但文旅发展慢不得。
“走红”之后,如何保持“长盛不衰”?泉州把文旅指挥调度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大手笔布局——“在泉州,哪怕是一个‘小片段’,比如多元宗教的某一个细节或古城的某一处街景,只要做好营销和推广,都会成为吸引世界游客的一个‘大卖点’。” 马尔代夫旅游部国务部长艾哈迈德·纳兹姆·穆罕默德,一语道出泉州文旅资源的璀璨。引领“宋风古韵”的闽南美好生活方式,立足于世界遗产、滨海休闲、山地生态、工业时尚四大特色旅游板块,泉州在空间上打开“亮点在古城、厚度在山海”的全域文旅大格局。更宏大的图景,是泉州竞逐文化旅游强市的定位——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全国最具烟火气旅游城市、世界海丝多元文化旅游目的地”。
“大手笔”很快迎来“大关注”。2024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在泉州举办,首届小红书文旅发展大会在泉州首秀,就是最好的佐证。
全方位调度——今年4月,全省首个文旅经济发展总指挥部体系在泉州建立,彻底改变以往部门“各自为战”的零散局面。“什么叫做决心?这就叫做决心。什么叫做系统?这就叫做系统。”资深媒体人、新文旅观察者杨炜峰赞叹道,在文旅大战杀得硝烟四起之时,泉州选择了一种结构性的打法,没有被纯粹的“火爆出圈”牵着鼻子走,“这或许可称为泉州文旅真正的‘城中之城’,很多人所看到的是说了无数遍的‘泼天富贵’,但真正的文旅‘内城’中,认真听一下,厉兵秣马、枕戈待旦的声音已经井然有序,‘战斗’可以随时打响,将军可以随时挥旗,士兵和百姓们更可以随时奋勇向前”。
诚如其言,五个多月来,市、县两级指挥部每周一调度、每会一焦点,累计召开专题会208场,推动解决重难点问题413个。文旅全要素全链条服务见微知著。
“吃”在泉州,以申创“世界美食之都”为契机,力推“一县一桌菜”,让“舌尖”带动“脚尖”。国庆节之际,随着鲤城“刺桐宴”、丰泽“簪花家宴”、洛江区“洛水仙山宴”、泉州台商投资区“郑和家宴”相继推出,泉州县域美食基本“成团出道”。一席揽尽山海味,泉港“福寿宴”、石狮“宋元海丝宴”、晋江“晋江宴”、南安“成功家宴”、惠安“惠女家宴”、安溪“相府家宴”、永春“魁星宴”、德化“瓷都盛宴”等遍地开花,“食”力出圈。
“住”在泉州,“百家酒店建设计划”加“宿”度。去年以来全市新增已营业酒店67家、床位数8100余个,预计至2025年酒店和床位数总量将分别高达1800多家、超150000个。一大批国际高端星级酒店落子泉州的同时,越来越多精致酒店浮出水面。旧时“电子仪器厂”华丽蜕变“古城巷遇精品酒店”,昔日“钟楼百货大楼”摇身一变“七栩钟楼酒店”,坐望东西塔,充满艺术感。
“行”在泉州,首创“P+R+R停车换乘”模式,构建中心市区“快进慢游”交通接驳体系。“快”:游客自驾出高速10分钟可抵换乘中心(停车场),换乘公共交通10分钟可达核心景区。“慢”:电瓶车“小白”、铛铛车“小红”、公共自行车“小黄”等组成“多彩交通”,彰显古城慢节奏。这一“公交+慢行”模式也成功入选交通运输部首批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和绿色出行典型案例(全省唯一),被全国推广。更周到的护航,是泉州急旅客出行之所急,及时协商铁路部门“加密途经泉州的车次”。仅国庆假期最后一天,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就加开了包括福厦高铁在内的195列旅客列车,应对返程高峰。
“游”在泉州,文旅“全年红”发展专项规划“出炉”,全年策划文旅活动超6000场。泉州不固步,而是不断创造性生成新看点。连续两年,簪花兔、十龙九子成为闻名全国的打卡点。今年国庆,改造提升后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市工艺美术合作社园区开门迎客,与海交馆、非遗馆等一道掀起“文博热”。在火爆全球的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取景地之一,开元寺东西塔“上新”猴行者复刻石雕,两条跟着“悟空”游泉州主题线路出炉,引领着游客探寻传奇城市。携程数据显示,这个国庆节,泉州旅游订单增长17%、门票订单增长51%,均高于全省增长水平,甚至在兄弟市中遥遥领先。
“购”在泉州,作为全国首个“国潮品牌之都”,12条工业旅游精品线路让游客“游中购、购中游”。国庆节期间,“一县一街”特色商业街区“爆火”,鲤城中山路国潮街区商圈日均销售1.02亿元,德化茶具城特色步行街个别单店日均消费人流量达1万人次以上。看好泉州文旅前景,华润置地、厦门翔业、厦门恒兴等企业,向泉州投来万象汇等多个文旅商城市综合体项目。
“娱”在泉州,“影视演艺+旅游”势头强劲,去年全市新增影视机构36家、对接剧组17个,古城变身热门“摄影棚”,《春色寄情人》《此心安处是吾乡》等央视力作层出不穷,泉州影视产业争取省级扶持资金连续三年居全省之首。“我去过很多城市听演唱会,专门公交车接驳的很少遇到,这个体验很棒。”今年5月,来自河南的王小姐拍下演唱会后乐迷们在公交车大合唱的一幕,被网友点赞道:“泉州氛围感真好!”一年多来,27场大型明星演唱会轮番登场,带动近50万名观众打卡泉州,公交专线接驳是每场演唱会的“标配”,足见泉州“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