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03版
C
分析
多留心爱发脾气的孩子 有心理问题多会学习困难
“学习困难的孩子不一定都伴有心理问题,但存在心理问题的孩子大多会出现学习困难。”黄惠玲指出,小学低年级学生表现出的情绪问题通常是爱哭闹、厌学、注意力难集中,到小学高年级、小升初后,孩子通常会表现出对立违抗、焦虑抑郁,继而出现学习积极性、社交能力下降,甚至出现躯体症状。
孩子如果长时间陷于焦虑、抑郁情绪里,通常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会萌生“读书没意思,活着没意思”等想法,态度消极就不愿意主动学习,成绩自然明显下降,往往这时候才引起家长重视。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诱因不一样。”黄惠玲称,小学低年级孩子通常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假期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作息紊乱,突然去学校要按部就班就很难适应,出现排斥上学的情况。高年级的学生有的因家长期望值过高,不适应初高中生活,学习成绩不如过去而产生异常情绪。“孩子如果学习不好,经常不开心,没来由爱发脾气,自卑又孤立,家长就要留心是否有心理问题。”
D
建议
学习障碍并不一定是“笨孩子” 家长少讲道理多倾听
“建议家长主动和孩子做朋友,平等沟通。”黄惠玲说,尤其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个性思想逐渐萌芽,切忌对他们讲大道理,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当家长和孩子关系是平等的朋友关系时,孩子在学校社交碰壁,或是学习遇到困难,回家就更愿意倾诉和表达负面情绪,心理不适也会及时化解。
孩子们可能是书写、阅读、数学等某一方面遇到学习障碍,但并不一定是“笨孩子”,如果家长、老师一味将其归于学习态度等,可能造成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引发更多困扰。
“父母也要学会适当放手。”黄惠玲称,孩子在学习之余,可以每天设立一个亲子时间,一家人远离电子产品,一起聊天、一起到户外运动。家庭的共同成长很重要。在“鸡娃”之外,如何帮助孩子积极面对人生的诸多挑战,或许也是一门值得学习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