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融媒体记者吴水保 通讯员尤燕玲)仅剩6000多元房贷未还,刘某却联系不上,若判决结案,会给刘某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近日,晋江市人民法院有效化解这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法官几经波折寻获“消失”的他。原来,刘某长期在国外,他委托亲戚代还贷款,结果误以为贷款已还清。
刘某向某银行贷款购房,此前一直足额及时还款,然而,当贷款仅剩余6000余元未还时,他却突然失去联系。因刘某未依约还款且迟迟联系不上,银行无奈之下将其诉至晋江市人民法院。
房贷还差6000余元就能还清,而刘某却失联,这不合常理。承办法官意识到,本案贷款仅剩6000余元未还,极有可能是刘某遗忘还款。若以判决形式结案,最后进入执行程序,不仅会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也会给当事人刘某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为此,承办法官先后前往刘某所在户籍地、村委会以及刘某所购房产所在地了解情况,多方寻找刘某的下落。功夫不负有心人,案件迎来转机。原来,刘某所购房产已出租,而他迁居国外多年,平时和租户通过微信联系。刘某长期在国外,便委托亲戚代还贷款,结果误以为贷款已还清。
了解情况后,经法官沟通,刘某通过微信与银行工作人员进行对账,确认尚欠本案款项未还,当即委托亲戚还清贷款。最终,银行向法院申请撤诉。本案最后以款项还清、原告撤诉结案。
“感谢法院,谢谢你们设身处地为我着想,你们辛苦了!”刘某向法官连连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