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傅蓉蓉 林婕茹 尤艳萍 文/图
红砖燕尾,古韵悠长。近日,闽南建筑风格营造技艺微研学系列活动落下帷幕。鲤城区实验小学延陵校区小记者和部分小学生跟随讲解员,打卡闽南传统建筑展示中心,聆听黎明职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王雅云老师带来的《红砖古厝的匠心独运》科普课,并现场体验红砖制作。
今年爆火的《黑神话:悟空》让绝美的中国传统建筑再次进入大众视野,“古建游”备受热捧。8月,由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办,泉州市城市建设发展中心、泉州晚报社承办的“探寻闽南建筑之美 感受世遗非遗魅力”泉州闽南建筑风格营造技艺微研学系列活动开启。来自不同学校的小记者和小学生分批走进闽南传统建筑展示中心,零距离接触展馆珍藏的泉州传统建筑珍贵史料和实物,在一砖一瓦,一墙一脊中,感受古人智慧。
非遗传承人、高校古建专业教师、在地文化传播者则从各自的专业领域,为孩子们打造闽南传统建筑科普小课堂,通过红砖雕刻、石敢当彩绘、鲁班锁拆解、红砖制作等有趣的互动体验,探索传统建筑蕴含的非遗技艺和千年智慧。
泉州市城市建设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在沉浸式学习中,对话家乡传统建筑,领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感知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激发孩子们对闽南传统建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升他们的保护和传承意识。今后还将举办不同形式的活动,让更多市民近距离感受和体验闽南传统建筑的非凡魅力。
★宝贵的文化遗产
□小记者 谢瑾汐
(鲤城实小延陵校区六年级)
我和小伙伴们一起领略了闽南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在王雅云老师的闽南传统建筑小课堂上,我们了解了闽南红砖古厝的建造技艺、结构特点等,感受到闽南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闽南红砖古厝是中国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它以红砖为主要建筑材料,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湛技艺。装饰上也很注重细节,精美的石雕、木雕都展现了匠人的高超技艺,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指导老师:王宝莲)
★探索闽南传统建筑
□小记者 王雨潼
(鲤城实小延陵校区六年级)
踏入闽南传统建筑展示中心,我们开始了探索之旅。当我们走到一面红墙前时,讲解员告诉我们,这面墙采用“出砖入石”的砌墙方式,灰白花岗石和红砖穿插组合,既美观又稳固,展现了闽南传统建筑的智慧与美感。最让我难忘的是体验闽南红砖制作。在王雅云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先将红泥均匀压平,接着用红砖模具压出图案,再小心翼翼地除去多余的泥料,最后为成品添加边框。当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红砖逐渐成形时,成就感油然而生。
一栋栋红砖古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见证了古城的发展变迁。我相信无论走到哪里,闽南传统建筑的魅力都将伴随我前行,成为我珍贵的记忆。(指导老师:傅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