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泉州晚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10月12日

泉州市学生记者团参与“童心向党”主题活动

巧制红军包 一针一线寄深情

钟婷指导大家红军包的制作方法

小小红军包做好啦

■融媒体记者 颜雅珍 文\图

日前,鲤城区第三实验小学、晋江市第三实验小学、泉州二实小开发区校区的小记者们分批前往晋江市图书馆磁灶分馆,参与一场别开生面的“童心向党——小小红军包DIY”主题活动。

活动当天,在该馆工作人员钟婷的带领下,小记者们认真聆听红军的感人故事,观看《长征》等影视片段,一同回顾那段艰苦奋斗的革命历史。在对不同时期红军包的认识环节中,大家深入了解了其背后蕴含的深刻意义。

亲手体验DIY手工制作红军包环节更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小记者们通过一针一线感受红军包制作的不易,从而更加深刻地领悟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永怀爱国之心

□小记者 康铭峻

(泉州二实小开发区校区四年级)

来到磁灶图书馆,这里播放着众多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先烈们战胜重重困难,经历了万里长征、飞夺泸定桥、地道战……一位位人民英雄不惜以血肉之躯为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成立冲破层层枷锁,无数的革命先辈负重前行,为我们换来了如今的岁月静好。

我们务必要永怀一颗爱国之心,当下我们年纪还小,应更努力学习,心怀报国之志,期望能够为亲爱的祖国贡献一份力量。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指导老师:郭小娥)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小记者 杨梓轩

(晋江市第三实验小学三年级)

钟婷老师跟我们分享一则小故事。革命战争年代,敌人造谣共产党会抢老百姓东西,谣言迅速传播,全村人都上山躲避。

一天,共产党队伍来到村子,见无人很是疑惑。老百姓躲了数月后,有胆大的村民回村拿粮食,发现共产党战士未碰任何物品,桌上还留有纸条:“我们来到您家,见你们没有人,我们军队有一人重伤,用您家的锅煮了一些粥,我们用一个银币和一个红军包寓意致谢。”这个村民后来决定把银币和红军包当传家宝传承,大家都夸他运气好。

这也让我们知道红军虽条件艰苦但爱护百姓,我们要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它是战士们用生命换来的。

★巧制红军包

□小记者 陈雅涵

(鲤城区第三实验小学六年级)

我们目光专注地将纤细的线小心翼翼地穿进小小的针孔,怀着期待与兴奋的心情,开始着手缝制。然而,第一步线头打结就宛如一座山峰,横在了众多人的面前,我也深陷其中,无从下手,手中那细细的线头仿佛有了自己的想法,总是调皮地躲避我们的掌控。

经过一番耐心的尝试与摸索,我们终于成功打好了结。随后,我们开始一针一线缝制红军包,每一次针线的穿梭,都倾注着我们的专注与用心。当最后一针缝完,轻轻系上那个象征着完成的线头,红军包初现雏形,虽粗糙,但令我心生欢喜。

★DIY红军包

□小记者 苏熙乐

(泉州二实小开发区校区三年级)

我们着手制作红军包,首先把针穿好线,接着将红军包正面与侧面的连接处,依照孔洞的顺序进行缝制。待红军包成型之后,贴上小巧的装饰。我贴上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大字,还精心点缀了一颗硕大的红五角星,再贴上魔术贴,最后把背绳从包边的孔中穿过并打结。至此,红军包便大功告成。

这次活动令人难忘,我忆起了往昔红军流血不流泪的场景,那上面的红心让我联想到红军团结一心的画面。若不是众多英雄的挺身而出,哪有我们现在安定的生活!请大家铭记历史,为新中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指导老师:杨丽霞)

★向红军学习

□小记者 罗可可

(晋江市第三实验小学三年级)

我们观看了众多红色电影片段,诸如翻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等场景,深刻领悟到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艰苦卓绝精神。

红军包是红军长征途中所使用的背包,它象征着红军艰苦奋斗、英勇无畏的精神。此次,我们动手体验DIY红军包。按照图纸,我们认真地缝着一针一线,此时,我的脑海中不断回想着当年红军即便处境极度艰难,也坚决不拿人民群众一针一线的事迹,心中深感敬佩。红军包制作缝合完成后,贴上了“为人民服务”的标语,我转向身旁的同学,说道:“我们应当向红军学习,弘扬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指导老师:江仕芳)

★历史的见证

□小记者 吴昊炀

(泉州二实小开发区校区三年级)

为缅怀革命先烈,我们决定动手DIY红军包。钟婷老师发放了材料包,我们学着穿针引线,一针一线地仔细缝合,之后小心翼翼地贴上“为人民服务”等标语便大功告成啦。望着自己亲手完成的作品,凝视着“为人民服务”的字样,瞬间感动得热泪盈眶,仿佛看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面临重重困难却依然坚韧不拔、勇往直前。这小小的红军包作为历史的见证,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时永不言弃、绝不退缩!

★变身小小红军

□小记者 黄沫言

(晋江市第三实验小学三年级)

钟婷老师将制作红军包的材料逐一分发给我们,且一针一线耐心地教我们动手DIY红军包。在缝制期间,钟老师还讲述有关红军包的小故事,让我们知道红军包的用途:如携带生活必需品、运输文件与情报、传递红军的宣传信息等。待缝制完成,大家背上各自亲手缝制的红军小挎包,活脱脱一个个小红军的模样。

通过此次活动,我深切地领悟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我们必须珍视当下的美好生活,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从红军包到“新长征”

□小记者 邱德一

(晋江市第三实验小学三年级)

望着我一针一线缝制的小小红军包,电影《长征》的片段不禁再度在我脑海浮现:雪皑皑,夜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生活何其艰苦!然而他们野菜充饥志愈坚,革命理想高于天!是什么让红军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我想,那便是长征精神!

革命前辈们以浴血奋战换来了新中国的解放,在和平年代,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一场新的伟大长征。我们应该时刻铭记长征精神,将强烈的爱国热情化为实际行动,勤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 2024-10-12 泉州市学生记者团参与“童心向党”主题活动 3 3 东南早报 content_103921.html 1 巧制红军包 一针一线寄深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