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百隐
《洪辉煌作品自选续集》,列入中共晋江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编的“晋江地情丛书”,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洪辉煌作品自选集》的一部延续之作,多为关于晋江文化和经济社会现象的思考、观察与评论,依旧是真诚冷峻的文风,鞭辟入里的剖析,文笔平实且隽永,是洪辉煌一贯言事作文的态度。
洪辉煌在自序里说,文是有感而发,随意而为,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闲散。但我却读出了对故乡土壤的眷念,对晋江文化的偏爱,对地方文史的执着。他的文字像一盏灯,悬在晋江文化的窗口。透过这盏灯,我们可以看见“开窗放入大江来”的大气,可以看见“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勤勉,这是洪辉煌一份独属的情感,也是晋江文化的一场幸运。
说到洪辉煌的文章,有一场属于晋江文化现象的“世纪对话”不得不谈,洪辉煌和许谋清,他们相互对话,构建一道文化学术风景。《两个人的城市》《惊心阅读》《当我们在谈论小说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开窗放入大江来》《与历史结伴同行》,城市、小说、评论、影视、历史都是他们讨论的维度,创作与反思,重塑与解构,学习与致敬。唇枪舌剑,字字铿锵,句句在理,原来他们不是在过招,而是结伴同行,携手论道,出发和抵达的都是故乡的文化属性和文学现状。这是一份格局。
这部作品集的第一部分,洪辉煌重点剖析许谋清的小说、散文。十年“论战”的默契,洪辉煌向读者重新解读了具有时代意义的《最后一个农民》《彩色的风》以及许谋清的散文思辨和行文角度,这是对一个老战友最真诚的评价。评论还涉及诗歌、戏曲、影视、地方史等不同题材风格的作品。我一直认为“读懂”和“凿深”是阅读的两个层次,一个是完成任务,一个则是精神构建。洪辉煌的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抵达精神层面的部分,这是一个评论学者的角度和敏感。
“前言后语”这部分,既有地方史学的客观严谨,也有文学结集的殷殷期盼。《洪栋梁传》里关于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论述。《史志情愫》里是关于两位地方学者的赞赏。《乡村记忆文化与现代教育选刊》里则是理清了现代教育与乡村善治的有机结合。《晋江永和美》《福林记忆》等乡镇乡村文化的集锦,洪辉煌更是不吝啬笔墨,娓娓道来,侃侃而谈,详尽解说一座乡村历史情感。更重要的是,对这些年轻的写作者,给予一种肯定和寄望,或冷峻或温柔,都不失偏爱。
“散文随笔”是洪辉煌丰沛的故园情绪,他用脚步与文字写故乡的人,抒故乡的情。拨开历史与时间的藤葛,叩响青石板,带领读者看见曾经的繁华和旧梦,看见那些熠熠生辉的人文亮点。《欧阳詹与韩愈》,中原韩愈,闽南欧阳詹,同朝为仕,相交为深,这是千沟万壑的八闽同中原的一次互诉情衷,他们最坚固的友情便是“懂得”。关于晋江文化,蔡其矫是绕不过去的一位诗人,洪辉煌关于蔡其矫的文学往事,呈现一位诗人热烈与孤独的品性。在《蔡其矫,知我者少数人》一文中,全面铺陈和分析了蔡其矫诗歌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为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课题,我们都有责任走近他、了解他、研究他。
洪辉煌在自序里说,“晋江经验”和“文学的晋江现象”是他从事文学创作的底色。我知道,这源于热爱与归属,他对这片土地注入感情。我会把这本《洪辉煌作品自选续集》放在床头,每天读一些。看书时,我的耳畔回响的是与他在多个场合的交流,是他对一个文学后生的期许。当然,这本选集,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本故乡地图、一本指导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