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宛桐
清晨,一缕阳光洒在书柜上,我轻轻地取出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又一次细细品读起来。
高尔基在这本书中,真实地描写了他三岁到十岁这一段苦难的童年生活:高尔基三岁丧父,被带到外祖父家。外祖父和两位舅舅性格暴躁、自私贪婪。幸好,外祖母十分慈祥,对高尔基疼爱有加。这个家庭中层出不穷的暴行和丑事压得幼小的他喘不过气来,但同时也有许多纯朴善良的人给了他正确的指引,使他看到光明、树立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斗争精神。
《童年》这本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特征,特别是描绘出了俄国市民的生活状态与风俗人情,它不仅揭示出那些“铅样沉重的丑事”,还刻画了社会中那些虽然地位低下,但有着美好心灵的人物。特别是高尔基的外祖母,她在小高尔基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正是她的悉心教导与关爱呵护让寄人篱下的小高尔基,像石缝中的一棵小草一样感受到了阳光温暖与力量,进而在狭小的空间中汲取营养、茁壮生长,最终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高尔基的故事不禁让我回想起自己的一次经历。那一次考试,我考得很差。当老师公布成绩的那一刻,我僵坐在座位上,心情沉至谷底,泪水也在眼眶里打转。见此情景,周围的同学们纷纷伸出援手,都想办法来安慰我、鼓励我:陈芃蓉默默帮我把走廊的绿植浇了水,吕灵芯提议我放学后一起去阅览室看书散心,同桌黄宇燊更是送了我一根精美的铅笔,说它能带给我好运……
晚上做完作业后,我惴惴不安地把成绩告诉妈妈,妈妈笑称,她早已从我回家后的细微表现中洞察了一切,随后她从厨房端出一碗热腾腾的夜宵:“吃吧,吃饱了才有力气,下次打个翻身仗!”那一刻,妈妈的笑容,如一束温暖的阳光,瞬间驱散了我心中所有的阴霾。
成长的路上,每个人都会遭遇挫折与苦难,这时,旁人的安慰、鼓励与正确引导,正如阳光对于小草,弥足珍贵,而当我逐渐长大后,我也正在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帮助身边遇到困难的人,关心同学、关爱亲人、回报社会,把我曾经感受到的阳光传递给其他人。
我要成为一道温暖而善良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