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岗地点:新华垃圾转运站
■体验记者:林福龙 摄影记者:庄丽祥
当垃圾转运车的车厢装满垃圾后,手持细长铁耙子,弯着身清掏车厢底部的排污口;拿起长柄扫把,仔细打扫垃圾转运站场地上的各种垃圾;用高压水枪清洗地面及车厢四周,保持整洁卫生……记者节到来之际,我走进市区新华垃圾转运站,套上工作服,戴上口罩、手套,当了一回环卫工人,亲身体验“城市美容师”的艰辛与不易。
目前,由泉州市城管局环卫中心负责管理的小型垃圾转运站共29座,其中鲤城11座、丰泽13座、洛江4座、开发区1座,日均通过29座小型垃圾转运站中转156车次约1100吨垃圾。
这次“新岗”体验的地点新华垃圾转运站,位于新华路与城北路交叉口,1997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平方米,服务面积约6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7万人,日均转运垃圾约70吨。
“该垃圾转运站的开放服务时间根据垃圾收集、道路保洁以及转运的实际情况来定,工作时间为每天5:30—22:00,有4名操作工人轮班。”市环卫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我,该站采用整体式垃圾压缩设备,配备负压抽风除尘除臭及自动喷淋雾化除臭系统,通过水洗、活性炭吸附、光触媒分解等综合式工艺技术,达到良好的除臭效果并有效防止臭气外溢。
开头提到的“通、扫、洗”几个看似简单的动作,一番操作下来,我已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然而,这只是一名环卫工人每天不断重复的一小部分操作。
环卫工作关系民生,也是城市精细化管理最直接的体现。随着泉州这座世遗之城的热度与日俱增,大量游客纷至沓来,他们对泉州的文化氛围、人居环境赞不绝口。从街巷的保洁,到清晨的马路清洗、雾炮车上街,节假日更是加班加点,数千名环卫工人用勤劳的双手打造了干净整洁、舒适宜人的城乡环境,默默守护着世遗之城的靓丽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