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吕振震 文/图
去年,冲锋衣大火,今年热度不减,“双十一”期间,依旧霸榜过冬热门商品,成为户外运动爱好者的购物首选,其中“95后”年轻人是主力人群。这一现象不仅揭示户外热持续上升,也映射出消费习惯的转变。
市场上宣称“冲锋衣”的服装琳琅满目,价格差异较大,常常使消费者难以抉择,记者针对这种情况采访本地相关户外运动服饰品牌的专业人士。
有“面子”也有“里子”
除了“品牌”,冲锋衣“三合一”“保暖性”“功能性”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消费选择,相比动辄大几千上万元的“娇贵”羽绒服,冲锋衣既能穿出面子,也能在冬季守住里子。
龙狮戴尔户外用品相关负责人蔡先生向记者介绍了市面上冲锋衣功能的大致分类,目前市场上普遍流行的冲锋衣有三种,分别是硬壳、软壳、三合一冲锋衣。
硬壳冲锋衣是大家普遍认知中的冲锋衣。这类冲锋衣面料讲究,多为科技型面料,防风、防水、耐磨能力更强。适用范围包括山地徒步、滑雪、雪山登山、丛林穿越等在恶劣天气或环境中的户外活动。
软壳冲锋衣的材料通常较为柔软、轻便,表面有一定的弹性,保暖性好、舒适度高。适用范围包括徒步、跑步、骑行、攀岩等对活动自由度要求较高的户外活动。
三合一冲锋衣的特点是一衣多穿,外套防风防雨、内胆保温舒适,内外结合可以应付严寒、暴雨等天气,且多数配羽绒内胆或抓绒内胆,两种内胆均可拆卸。适用范围包括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各种户外活动,尤其是在天气多变的地区。
蔡先生建议,对于日常出行或轻户外活动的市民来讲,软壳冲锋衣更适合,轻便好穿又透气;如果是挑战性户外运动或大风大雨的恶劣天气,首选硬壳冲锋衣;入冬后则选择三合一的冲锋衣参与户外运动。
匹克体育用品公司刘女士从专业角度建议,冲锋衣首先是一件功能性服装,其次才是看款式和颜色。从功能性来讲,考虑的因素包括面料、防水、透气指数以及耐磨耐刮,最后才是款式与价格。她表示,防水与透气指数是冲锋衣功能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如果只是休闲运动,6000mm防水指标的冲锋衣足以应对自如;如果是长期从事户外工作或在比较艰苦的户外环境中,最好选择防水指数在10000mm以上的冲锋衣。
非越贵越好
适合才是最好
在服装界人士看来,冲锋衣这一户外单品“异军突起”,与户外运动风潮的涌动息息相关。市民薛先生钟爱户外运动,各种品牌的冲锋衣更是标配之一。“这些年国内的户外服饰产品技术与质量提升迅速,基本功能方面都已接轨国际。”他表示,很多人在购买冲锋衣时,会首选带有网红滤镜的国际品牌,完全不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预算,盲目跟风。“不捧高网红品牌,也别踩低国产品牌。一些国产品牌虽然名气不大,但价格亲民、配置硬核,完全不输千元品质。”
户外风刮到今年,致使户外赛道进一步“卷”起来。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内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冲锋衣相关企业有4676家。各大品牌在材质、设计和功能上不断创新,推出了更多适合不同户外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361度品牌相关负责人李女士对记者说,冲锋衣的价格从几百元到上万元都有,价格跟面料、防水透气等级、款式设计,以及品牌所赋予的情感价值和社交价值都有多重关系,所以如果纯粹看功能方面并不一定是越贵越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