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吴小婷 黄巧玲 文\图
日前,鲤城区新步实验小学、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丰泽区湖心实验小学小记者走进泉州市宝洲污水处理厂,在副厂长郑庭忠的带领下,了解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
生活污水都去哪儿?污水又是如何经过物理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变为清水的呢?小记者们通过参观,解开了一个个疑惑,见证了污水“重生”的过程。
★污水变“干净”了
□小记者 黄云菲
(鲤城区新步实验小学四年级)
生活污水都有哪些呢?郑庭忠副厂长告诉我们,洗菜的水、拖地板的水、洗碗的水,冲马桶的水等都是生活污水。城市生活污水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收集,由泵站输送到污水处理厂。
污水来到处理厂后,经过粗格栅、细格栅、曝气沉砂池,A/O(厌氧/好氧)生物池、二沉池等多道工艺流程后,才能变干净,进行出水排江。
原来,把污水变成清水要花费这么长的时间,但把水弄脏,或者浪费掉,却只要几秒钟。请大家一定要珍惜水资源。(指导老师:曾美霞)
★“三大”处理
□小记者 刘双双
(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二年级)
经过郑庭忠副厂长的讲解,我们知道污水要经过“三大”处理才能变成清水。第一个是物理处理,用粗格栅、细格栅拦截污水中的垃圾,再通过曝气沉砂池的物理沉降原理,将污水中的砂粒与水分离;第二个是生化处理,采用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降解水中污染物,净化水质,再利用二沉池的重力沉降原理,实现清水与污泥的分离;如果需要达到更高的排放标准,还要将清水再进行深度处理,进一步净化水质,最后经过消毒,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
在排水处,我们看到污水变成了清水的样子,真是长知识的一天。
★不简单的活性污泥法
□小记者 连芯
(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五年级)
值得一提的是A/O生物池。A/O生物池采用活性污泥法对污水进行处理,利用微生物的生物降解能力,降解和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污染物。
当水经过最后环节——在消毒池进行消毒,我们看到水变得清澈,也闻不到异味,排放过程中出水实时进行检测,确保达标,它们就可以直接排江,或者用来清洗马路等。
我们要保护水资源,让水更清,天更蓝,草更绿。(指导老师:张梅珍)
★揭秘污水处理流程
□小记者 陈怡儒
(丰泽区湖心实验小学三年级)
我们来到污水处理第一站——粗格栅,它能帮助过滤掉较大的垃圾,而剩下较小的垃圾连同污水一起前往第二站——细格栅,它负责将污水中第一道工序没有拦截的小块垃圾过滤掉。然后,污水进入第三站——曝气沉砂池,在这里,污水中的砂粒将与水分离。
第四站——A/O生物池,这个场面可真是壮观啊,加入活性污泥的水不断翻滚着,冒出朵朵“浪花”,就好像微生物在与水中的污染物搏斗。接着污水前往二沉池进一步沉淀,最后一站就是消毒池……经检测达标后,被处理过的污水就可以排江或者另作他用,继续为人民服务。
★感受科技的力量
□小记者 林沐阳
(鲤城区新步实验小学四年级)
在郑庭忠副厂长的带领下,我们实地了解了污水处理的整个工艺流程。从粗格栅、细格栅,到生物池、二沉池,从生活污水到清澈的水,同学们被污水处理工艺深深吸引住了,不禁感叹污水处理技术的智慧和力量。
这堂精彩的环保体验课,让同学们零距离了解污水处理的过程和原理,沉浸式感受污水变清流的神奇。我们也深刻地体会到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