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泉州晚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3月01日

又是“炒豆”飘香时

■宋振东

又是一年二月二,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户户吃炒豆”的习俗,寓意风调雨顺、粮食满仓。虽然现在生活富足了,各种各样的食物丰盛、花样繁多,但人们对“二月二,吃炒豆”的习俗还是热情不减。不少超市商场摆出黄豆、青豆、黑豆等多个炒豆专区,供消费者选择购买。

农村老家把炒豆叫“料豆子”,原料主要是黄豆,也有青豆、黑豆等。

那时的土地归集体生产队所有,主要是种植小麦、玉米、地瓜、棉花等,有的生产队种植的黄豆不是很多,产量有限,分到各家各户就更少了,除去平时的食用,每年留作二月二炒“料豆子”的黄豆就显得特别珍贵。

记得过去,在炒“料豆子”之前,首先要把豆子用凉水泡发,再根据各自的喜好,加上少许糖精(那时白糖紧缺价格高,人们就用糖精代替)、食用盐及花椒、大料等调料,泡制成甜、咸等不同口味的豆豆。炒制前,先把泡发好的豆子从水里捞出来,放到阴凉通风处控水晾干备用;之后在大铁锅里放上适量砂土炒制,等把砂土用火烧热了,倒入泡发好的黄豆,然后用铁铲子来回不停地翻搅。翻搅不均匀或翻搅慢了,炒制的“料豆子”就会出现有的炒焦煳、有的没有炒熟的现象。所以,炒“料豆子”也是个技术活儿,要手疾眼快,切忌慢慢腾腾。

不过,炒黄豆虽然香脆好吃,但也不能“贪”食,因为黄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素、尿酶、血球凝集素等因子,炒黄豆时,这些因子在干热条件下并不被分解。所以,吃了炒豆后,这些抑制素会有副作用,如肚子发胀,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如果食用了炒得外焦内生的豆豆,还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现象。

每逢二月二吃炒豆时,就不由得回想起小时候,在农村老家把炒豆“吃进”鼻子里的囧事来。那时,也就五六岁的光景,看到大人用手往嘴里扔“料豆子”好玩,就也学着往嘴里扔,由于手上没有准头,结果,不是把豆子扔脸上,就是把豆子扔地上。有一次,居然把豆子扔进了鼻子里,费了半天劲就是弄不出来,越弄越往里,后来到公社卫生院才弄出来,医生说差点就吸到气管里去了,太危险了!从那以后,再也不敢学大人往嘴里扔“料豆子”了。

那时家庭条件稍好的农户,在炒完“料豆子”的同时,还要炒些瓜子、花生和花生米大小的白面团,给节日增添更多的乐趣。

--> 2025-03-01 3 3 东南早报 content_124200.html 1 又是“炒豆”飘香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