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泉州晚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3月10日

隐藏在时光背后的女子

■郭丽芬

时光是不会流逝的,流逝的是我们。杨绛先生在92岁写下这部回忆性散文,本来计划是和丈夫(钱锺书)、女儿(钱媛)一起完成,只可惜,时光先带走他们,留下高龄的杨绛先生一人独行于世。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仨就此失散,就这么失散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们仨》,先生以平淡素雅的笔调向世人娓娓道来。可以想象先生坐在书桌前,孤身执笔回忆他们仨的场景,微风拂过她的银发,安静的书房里,回忆与生命在悄悄对话。朴素单纯的文字就像遗落在公园树荫下的阳光碎片,隐隐约约,有心人,慢慢走过,就会被吸引驻足。先生将一家三口63年来温馨的生活经历展现在世人面前,普通又不平凡。平静的文字里,我清晰地读到了她的生离死别、她的颠沛流离、她的痛彻心扉。

先生将自己隐藏在变化的时光背后,她将深深的怀念化成平静的文字,带给读者以温暖。她的隐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自在生命状态,她跟自己的内在和平相处,所以她不显摆、不炫耀。她是享誉中外的作家、文学翻译家,先生一生有太多建树与身份,然而她说:“我是钱锺书生命中的杨绛。”她自带光芒,却甘愿隐在丈夫的身后,我读到了她的自信与内心的笃定。

她的隐是勇敢、是超乎常人的坚毅。“‘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在先生的万里长梦里,女儿和丈夫都在梦中频繁出现,她在驿站道来回奔波,我想那是一条通往医院和寓所的长路,先生既要照顾患癌的女儿,又要照看病中的钱老。高龄的她些许是累了,在梦里跑来奔去都忘了回家的路。先生说这是梦,也许是不愿清醒,因为梦的尽头是别离。

也正是别离,让我们学会坚毅与勇敢。学会在有限的时间里思考生命的意义。先生的隐不惧死亡,不畏时光。“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先生这一生,无论是身处混沌的社会环境,还是遭遇家庭的重大变故,她都淡然处之,以一种隐的态度活在当下。

任由窗外风云巨变,内心依旧云淡风轻,独自生活的岁月里,笔耕不辍,坚持看书创作。先生曾说:“锺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92岁出版《我们仨》;96岁写下《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103岁还留下了中篇小说《洗澡之后》。隐藏在作品背后的文字,看似平实无华,却感人至深。

--> 2025-03-10 3 3 东南早报 content_125392.html 1 隐藏在时光背后的女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