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林志安
实习生 王怡雯
通讯员 杨秋妹 文/图
近日,一位来自黑龙江的七旬老人,独自一人跨越3000多公里来到泉州市泉港区,到他曾工作了10多年的地方寻找回忆。泉港区民政局社会救助服务中心给予了老人暖心的照护,帮助他圆了藏在心底多年的心愿。
老人在车站附近徘徊
获暖心帮助暂时安顿
数日前,福厦高铁泉港站的工作人员发现,有一位老人一直在车站附近徘徊,似乎在寻找着什么。工作人员上前询问,但老人无法清楚表达自己的意图,大家只好联系了泉港区社会救助服务中心。
社会救助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赶到后,耐心地与老人交流。然而老人言语混乱,只能断断续续说出一些模糊的词句。通过观察,工作人员判断,老人可能患有阿尔茨海默症,记忆力减退,表达能力也受到严重影响。
为确保老人的安全,工作人员先将他接回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安顿。在检查老人的随身物品时,大家发现他携带有身份证和手机等。通过这些线索,工作人员查询到老人是黑龙江省鸡西市人,并成功联系上老人的妹妹。然而,老人的妹妹远在云南,需要两三天才能赶到泉港。
在等待老人的亲人前来期间,工作人员给予了他无微不至的照顾,为他准备了干净整洁的房间,每日提供可口的饭菜,还安排专人陪伴,以缓解他的焦虑情绪。
老人曾在泉港工作
前同事们被找到了
工作人员在与老人的妹妹沟通中得知,20多年前,老人曾与同乡人一起来到泉港,成为当地的一名公交车司机。工作人员猜测老人心中对泉港有放不下的情结。大家一方面带着老人到公交车站和街道上走走,看看老人是否能够回忆起什么,另一方面全力帮助老人寻找到当年的同事。
经多方询问,大家了解到,早年确实有一批黑龙江人在泉港承包运营公交车,后来公交公司改制,大部分人离开,但仍有一些人留在泉港生活,有的在当地美食街摆摊,有的开起了小吃店。工作人员带着老人的照片和身份信息一家一家地询问,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家小摊上,摊主认出了照片中的老人:“这不是老李吗?比以前瘦了。”
工作人员表明了来意,希望摊主带上老人的前同事们前去探望他。第二天上午,老人的同事及老乡来到社会救助服务中心看望他。虽然老人已经叫不出大家的名字,但看到熟悉的面孔,他眼中满是亲切。大家围坐在一起,讲述一起工作的往事,老人的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独自跨越3000公里
多年心愿温暖实现
“谢谢你们,不仅照顾了我哥哥,还帮他了却心愿,让我们一家人感受到了泉港的温暖。”老人的妹妹赶到泉港区社会救助服务中心,看到哥哥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她感激不已。
据介绍,老人于10多年前回到老家黑龙江,常对家人们表达对泉港的念念不忘。几年前,老人的老伴过世。此次,他独自一人跨越3000多公里,从黑龙江来到了泉港。工作人员将老人在泉港的前同事的联系方式和工作地方告诉了他的妹妹,表示欢迎老人在家人的陪伴下再回到泉港,再看看那些熟悉的场景,再会会那些曾经的同事。
临别前,老人紧紧地握住工作人员的手,虽然他无法用语言表达,但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