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泉州晚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3月11日

放飞快乐 六旬老人空中“炫技”

特型风筝飞出“战机”感

一只由五个二线风筝相连的大型“战斗机”飞上天空

现场七彩滚地龙飞起后,在蓝天映衬下,形似一朵巨型花瓣开在半空中,美不胜收。

■融媒体记者 陈玲红 王柏峰 通讯员 赵世玉 文\图

3月9日,在泉州台商投资区玉沙湾公园的上空,“章鱼”“飞鱼”“灵蛇”等多只风筝在空中飞舞,随着风筝急转、旋转、俯冲,轰鸣的“马达声”盘旋上空,仿佛飞舞的不是风筝,而是战机。操控这些风筝的,是一群六旬老人,她们是泉州风筝协会的成员,结合当天天气和风力,她们一行12人在海边放飞特型风筝,欢度“三八”国际妇女节。她们说:“重阳节过的是年龄,妇女节过的是心态,放飞自我的心态。”

放风筝过特殊妇女节

“比起传统的一线风筝,特型风筝有软体的、二线的、四线的,更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也更能通过操控放出花样来。”泉州风筝协会副会长赵世玉介绍,本次参与“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的12名女队员都会放飞特型风筝。

队员们首先放飞的是外直径16米的滚地龙,滚地龙放飞达到平衡后,会在天上自动旋转起来。据了解,滚地龙最大外直径可达30多米,在国际风筝比赛中是一个单列的项目,比的是放飞后风筝在天空中旋转的形态和平衡性,考验的是队员对风力、风向的判断,风力小了要把内径缩小,风力大了就调大内径圈。现场七彩滚地龙飞起后,在蓝天映衬下,形似一朵巨型花瓣开在半空中,美不胜收。

之后,一只由五个二线风筝相连的大型“战斗机”飞上天空,旋转、盘旋、俯冲,伴随着轰鸣的“马达声”十分抢眼。“二线风筝就是左右两边各有一条线头,分别连接风筝的左右两侧,放飞者一手操控一条线,以此操控风筝飞行的路线和形态。”作为第一个加入协会的女会员,62岁的程爱卿介绍,二线风筝讲究平衡感,通过操控可以让风筝在天空进行“8”型、倒“8”型、原地旋转、上下飞舞和俯冲等特技表演,表演时风吹打风筝,会发出类似飞机轰鸣的声音,因此很有“战斗机”的感觉,“十分刺激,是年轻人也会爱玩的运动。”赵世玉同时提醒,因为二线风筝速度比较快,线上下波动也快,如果看到公园、海边有人在放风筝,最好能远离,避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四线风筝主要是靠团队配合,讲究协调性,它需要操控人左右手各操控上下两条线,比起二线,它的难度更大,但能控制风筝飞行、旋转的速度,因为可以将几只风筝进行配合,排出队形,故被称为‘空中芭蕾’。”程爱卿介绍,两只四线风筝并排飞上天,比起二线,它们动作更柔和,左右相伴缠绕,像极了地上控制线的两个老姐妹。

老姐妹爱上“远程”操控感

“我是2015年加入协会的,放了三四年的单线风筝才开始挑战二线、四线风筝,挑战之后就觉得非常有趣,是你在控制风筝,不是风筝在控制你,很有成就感。”程爱卿说,她是协会正式注册成立后的第二年加入的,也是协会的第一名女队员。因为她擅长缝纫,时任老会长拿了风筝让她帮忙调整修改,其间两人便闲聊起来。“老会长问我是不是腰椎不好,我说你怎么知道,他就推荐我来放风筝。第一次是在笋江公园放飞,几个人一起在空旷的地方放,既不费力,心情也很好,一下子就很喜欢这项运动。”程爱卿说,协会成员大部分是老同志,大家都非常热情,会主动交流放飞要领和心得,相处起来很轻松愉快。“所以很快我就拉了好朋友进来,成为协会的第二个女队员。”程爱卿介绍的第二个女队员便是和她合作的老姐妹、今年60岁的杨小红。

“以前在公园里看一些老人家放风筝,操控自如,非常羡慕他们,她一叫我立马就答应了。”杨小红告诉记者,她和程爱卿是羽毛球队的队友,退休前做财务工作,40多岁才开始近视,到50岁时近视已经达到500度了。“开始放风筝后就没有再加深,虽然可能和年龄有关,但我觉得放风筝对视力也是很有帮助的。”杨小红看着队伍里七八十岁的老同志视力都非常好,也坚信放风筝对自己的视力有帮助。

两人学习放飞二线、四线风筝后经常互相配合。“有时候两人,有时候四人五人,四线风筝配合默契了,非常好看。”杨小红说。两只风筝在空中左右相伴飞舞着,老姐妹站在地上并排操控着。这或许就是她们选择的“放飞自我”的形式。

--> 2025-03-11 放飞快乐 六旬老人空中“炫技” 3 3 东南早报 content_125527.html 1 特型风筝飞出“战机”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