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林婷瑜 通讯员 胡建萍 文/图
近日,丰泽区第三实验小学小记者走进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院,在该院胡建萍老师及药膳协会会长管小艺、张佳琪、施以晨等志愿者的带领下,近距离感受传统中医药的独特魅力。
在泉州本草馆内,在老师和志愿者们的讲解下,小记者们认识了不同的中药材,了解其功效与用途,打开认识中医药的大门。馆内琳琅满目的腊叶标本与浸制标本完整保留了中药材的特征,更是令小记者们惊叹不已。
实践体验环节,小记者们移步至模拟中药房,他们一会小心翼翼地操作戥秤称量药材,一会亲手将药材包成精致的药包,变身“小中药师”。此次活动中,小记者们不仅增长了中医药知识,还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与草木的奇妙邂逅
□小记者 陈子淇
(丰泽区第三实验小学二年级)
当一缕中药香钻进我鼻尖时,我便知,一场与草木的奇妙邂逅开始了!我最喜欢的是学用戥秤称药,胡老师手中的戥秤像件精致的艺术品,上面星星点点的“戥星”在阳光下闪着微光。
我屏住呼吸,学着老师的样子,小心翼翼拨弄戥砣,生怕把克重称错了。当我把翠绿的薄荷与殷红的枸杞放在药用包装纸上,跟着志愿者姐姐折出四四方方的药包时,感觉自己像个真正的小药师,赋予了药包生命,使它裹着草木的芬芳,裹着我跃动的期待,传递健康,好开心呀!
这场“草木奇遇”,让我看见了:中药不是书本里的枯燥名词,而是阳光、土壤与双手共同编织的魔法,在秤杆起落间,在纸包开合处,轻轻叩开了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神秘之门。
(指导教师:陶雅萍)
★会魔术的草木精灵
□小记者 李想
(丰泽区第三实验小学二年级)
一走进泉州本草馆,我就被迷住了,因为展厅里藏着会变魔术的草木精灵们。五灵脂能散瘀止痛,苍耳子能祛风散热,草豆蔻能燥湿行气,常春油麻藤能活血调经……这里的花草充满了奥秘,不只有趣,还有神奇的功效。
到了称药、包药环节,这可真是一次奇妙的体验。我拿起戥秤,小心翼翼地把中药放入戥秤的托盘里,小眼睛紧紧盯着刻度,小手轻轻地移动着戥砣,再把称好的中药放入药材包装纸内。按照志愿者的指导,我把药包叠得棱角分明。成功包好药包,我兴奋得手舞足蹈!
生生之道,孕育出千年本草。或许有一天,我也会与这些草木精灵日日相伴,守护这一缕千年药香。
(指导老师:陶雅萍)
★小小中药师
□小记者 洪毅铭
(丰泽区第三实验小学二年级)
泉州本草馆仿佛是个“百宝箱”,形态各异的中药材标本整齐陈列。我穿梭在标本之间,仔细听着胡建萍老师介绍它们的生长习性和功效,目光被它们深深吸引,不禁惊叹大自然的神奇。随后,在老师耐心的指导下,我第一次接触戥秤。那精致的秤杆、小巧的戥砣,仿佛藏着无尽的奥秘。我小心翼翼地操作着,感受着称药、包药时的严谨与细致,仿佛自己是一名真正的“小中药师”。
这次活动,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中药知识,更感受到了传统中医药文化独特的魅力。
(指导老师:郑婉芳)
★我学会包药啦
□小记者 王嘉音
(丰泽区第三实验小学二年级)
活动中,我认识了很多形态各异的中药材,了解它们独特的功效,比如甘草可以祛痰止咳,缓急止痛;如果出现目暗不明、大便秘结等症状,可以用决明子配合其他药材治疗。在志愿者的指导下,我还学习了包药:把药用包装纸呈菱形放好,先抓一点药放置在纸的中央,然后把下方的角向上对折,接着左右两边的角向中间对折,再将药包立起来抖一抖,把多余的角向下折,多余的部分再向内折,这样一个药包就包好啦。看似不起眼的小小草药,却能治病救人,中医药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指导老师:陶雅萍)
★大自然的礼物
□小记者 黄紫桐
(丰泽区第三实验小学二年级)
在泉州本草馆,我看见了鹿茸、羚羊角、犀牛鱼、大海马、海龙、熊胆、金钱白花蛇等各种各样的标本。行走在本草馆里,空气里弥漫着中药材独特的味道。原来每株小草都是大自然的礼物,藏着治病救人的小秘密。(指导老师:吕晓蓉)
★制作中药步骤多
□小记者 张梓靖
(丰泽区第三实验小学二年级)
通过活动,我才知道原来我们身边竟然有这么多的“宝贝”:常见的荷叶可以治疗中暑;决明子具有清热明目、通便的功效;甘草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我们还知道了制作中药的过程烦琐细碎,包括捣药、碾药、切药、熬药、压药、炒药等步骤。此次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中药知识,我为祖国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感到无比自豪。
(指导老师:黄英杰)
★戥秤初体验
□小记者 董梓涵
(丰泽区第三实验小学二年级)
走进泉州本草馆,一排排的中草药标本令人眼花缭乱。我发现了许多日常生活中认识的草药,比如红菇,它属红菇科,医用部位是子实体。
我们移步至模拟中药房,这里有一个中药柜。胡老师告诉我们,每一个药斗隔成了三部分,可以放药性相近的药材。我们还学习了用戥秤称药,先将戥砣挪到刻度上,再把药放进戥盘,左手轻轻松开一点,如果戥杆往下就是药量少了,往上则是太多了,如果是平衡就刚刚好。戥秤看似简单,操作起来可是有许多讲究的地方,体验一回便可感觉到它身上承载着深厚的中医药文化。(指导老师:许怡婷)
★无价的中医药文化
□小记者 劳锦波
(丰泽区第三实验小学二年级)
在充满奥秘的泉州本草馆,我认识了三七、一点红等众多中草药,了解了它们的独特功效。如:三七是补血之最,一点红能清热解毒。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体验了戥秤称药,并学习了包药的技巧。
这次活动,让我知道了中医药文化是无价之宝,需要代代守护,传承精华。(指导老师:陶雅萍)
★为未来作准备
□小记者 陈亦可
(丰泽区第三实验小学二年级)
活动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中药材的世界,自己犹如一名医生。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要成为一名医生真的不容易,需要熟悉各类药材,知道它们的功效,才能给病人对症下药。而现在的我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为未来作准备。
★学会分辨玫瑰月季
□小记者 王薏馨
(丰泽区第三实验小学二年级)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一瓶是玫瑰,哪一瓶是月季吗?”胡老师手拿两瓶长得相似的药材问我们,在大家都不太确定中,胡老师笑着揭开谜底:“月季花花托为长圆形,玫瑰花花托为半球形。”我们听完,恍然大悟。
在泉州本草馆里,我还有许许多多的新发现,如有趣的草药名日本柏,首次知道梅花鹿的角也是中药材。这真是一场充满惊喜的发现之旅。(指导老师:涂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