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少霖
福建三明至少有数百方古代崖刻,古人将内心美好的意境刻录在山石上,传承而来已有数百年之久。他们没有刻录丑陋,显现乐观、开朗以及向上的情操。同时,其中且蕴含、流淌许多趣味。
“向上去”,位于永安吉山乡北陵风景区,为清代刘元泰所题。其为当地举人。
“云梯”,位于同一风景区内,无落款。
“更上青云”,位于永安市大湖镇鳞隐石林风景区,无落款。
“云路”,位于明溪县夏阳乡御帘村金凤台,无落款。
“拂云”,位于沙县洞天岩风景区,据说为钦差内官冯宗和书,朝代无考。拂,擦拭、轻轻掠过、甩动之意。此处,给笔者飘逸之感。
“疑无路”,位于沙县大洛镇土坂村鸡公山,无落款。
“多难登临”,位于将乐县玉华洞风景区内白云洞左侧,为1948年章阮题。其为福州人,曾任将乐县县长。
“凌虚”,位于明溪玉虚洞风景区内仙源洞顶,无落款。凌,接近、升高之意。
“步月台”,位于明溪县玉虚洞风景区,无落款。此处给予笔者的印象是,走上月光之台,平缓、安然。
“问月亭”,位于沙县大洛镇鸡公山,无落款。如是与月亮进行对话,天地皎洁,心境如是。
“避邪洞”,位于原梅列区瑞云山风景区。传说,只要有游客经过那天然山洞,便可避开一切邪恶,可吉祥如意。
“紫霞洞”,位于永安吉山北陵风景区。传说,在早晨与傍晚时分的霞光下,那洞口常出现紫色烟云。
“小洞天”,位于沙县鸡公山上,无落款。
“倩爽”,位于永安桃源洞风景区修竹湾的石头城上,上款“丁卯黄钟月”,下款“古吴项煜书”。倩,为美妙之意。
笔者无意间发现了这些三明地域的崖刻,把它们串连在一起,感觉很有意思。笔者尝试释意:世人“向上去”,或为攀爬,向山,向云,向知识,向宇宙。通过思想与感知化作的“云梯”,能“更上青云”,走上“云路”去“拂云”。然而,这一过程中,“疑无路”,有时会撞到南墙,感到艰难,“多难登临”。想尽办法,唯有坚持,终究登上去了,于是“凌虚”,接近虚无,又如是进入另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步月台”上有“问月亭”,有美好、吉祥的“避邪洞”“紫霞洞”“小洞天”,从而“倩爽”。
古人的许多题刻,不落名款,显得飘逸、超脱,不似在凡间,而在方外,在大自然中,在天地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