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泉州晚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6月17日

法院善意执行 “三亏”变“三赢”

法官现场了解情况

■融媒体记者 吴水保 通讯员 尤燕玲 苏清丽 文\图

日前,晋江市人民法院介绍了该院近期受理的一起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纠纷案。执行法官积极践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以“租赁”代替“强腾”,让原本可能的“三亏”局面变为“三赢”,实质推动这起土地和厂房矛盾纠纷有效化解。

案情 转让协议确认无效 厂房设备需腾退

肖某(原告,申请执行人)与萧某(被告,被执行人)于2019年签订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书,约定肖某转让总面积2亩的土地的使用权给萧某,合同总价280万元。协议签订后,萧某支付210万元,并在土地上进行投建生产,后将土地、生产设备、变压器等整条生产线出租。

后来,因萧某未能按时足额付款,经多次催讨未果,肖某诉至晋江市人民法院,要求确认转让协议无效。萧某反诉称,转让的土地因权属问题,致其在使用中与案外人多次发生争端,其同样请求确认协议无效。

法院审理后判决确认协议无效,萧某拆除搬离生产设备、变压器并腾空交还土地,肖某返还土地转让款210万元。

困境 案外人为订单赶货 “强执”影响数十人生计

案件进入执行阶段时,执行法官发现案涉土地已出租给李某经营使用。目前,李某的手头尚有订单在赶货,此时腾退可能面临订单无法完成的困境,且李某可能因此构成违约。了解这一情况后,执行法官联系肖某,希望协商给予履行“缓冲期”。但肖某认为萧某违约在先,不同意给予宽限期。双方互不相让,摆在眼前的似乎只有强制腾退这一途径。

但强制腾退对萧某而言,可能面临租户的违约索赔,且其需付费拆除添置的相关设施,损失较大;对租户李某而言,可能无法如期完成订单,还会影响数十名工人的生计。

执行 强制腾退变租赁 “量体裁衣”解矛盾

为了减少强制执行对当事人及租户造成的影响,实现利益共赢,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及李某同意后,执行法官组织肖某、萧某、李某进行多方协商调解。法官向肖某阐明,重新寻找承租方可能造成厂房长期空置,而与租户李某重新签订租赁合同,可免去转租的后顾之忧,提升出租收益。同时,法官还告诉萧某,若促成肖某与租户李某重新签订租赁合同,可免去耗时费力的腾退清场及承担合同违约责任,实现各方共赢。

最终,经过多轮协调,各方达成和解协议:肖某退还萧某土地转让款、评估费合计210余万元;肖某同意将土地及厂房等出租给李某;萧某同意将生产设备、变压器提供给李某使用。至此,这起因土地转让协议被确认无效引发的合同纠纷案得以圆满化解。

法官介绍,强制腾退不是目的,实质化解矛盾才是关键。执行干警为个案执行“量体裁衣”,通过充分沟通找准双方利益平衡点,“以租代腾”既维护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又大大减少被执行人损失,保障了案外人的经营需求,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 2025-06-17 3 3 东南早报 content_139230.html 1 法院善意执行 “三亏”变“三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