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泉州晚报  泉州商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5年06月17日

应夏荔枝甜

■陈德进

未见荔枝红,先知荔枝甜。渐入盛夏时节,一提起荔枝这种南方水果,想必大多数闽南山乡人第一反应,那就是甜得相当可以的。在山乡人心目中,那一粒粒红艳可人的荔枝,不仅饱胀着如蜜汁水,还蕴寓着一份比荔枝汁水还甜的期盼。

就因了荔枝这份甜腻品性,让闽南山乡人总要寻思着在翘起燕尾脊的房屋前后,仅有的空地上,栽种上那么三五棵。大家都在盘算着,有荔枝树帮衬撑起高大壮实的腰杆,即可以满足一下自己对甜味的眷念,又可以把多出来的果实兜售出去,换取些碎银两来,补贴各种不经细算的家用,可谓一举多得。

一旦渐入渐暖时节,那一棵棵高大的荔枝树丛,似乎呼应了闽南山乡人的渴求。总要急切切地在磅礴碧绿的叶伞当中,探出许许多多的枝丫来。很快地,枝头就会攒出一串串细腻微小的花蕊,像绿黄色的烟花一样,挤挤挨挨、热烈绽放。那些蜜蜂们也就不请自来,争先恐后、寻香而至,齐刷刷地采足了蜜意满满的荔枝花粉才肯离开,为的是帮着山乡人酿出第一道蜜香出来。

在高大的荔枝树下,那些有想法的闽南山乡人家,总要放上几个蜂箱,给蜜蜂们安上了家。大家都十分清楚,荔枝蜜算是花粉味较浓烈的蜜种。有了蜜蜂们帮忙带货,酿出自带荔枝基因的别样甜意,就有了很是具象的卖点。也难怪,一些品尝过荔枝蜜的现代网友,总忘不了舌尖上的那抹记忆,不免大发感慨,贴下“甜过初恋”回味标签。

万绿丛中点点红。待到花谢果熟,那些荔枝果总是应夏而来,一串连接着一串,密密麻麻地结出饱实颗粒,红艳艳地点缀在叶伞上,高调得让人忍不住就想一下子攀枝摘食,先行享受着一年一度的鲜美甜味。很多闽南山乡人当他们在小学课本里,读到唐代那个叫杜牧的大诗人,那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调侃,都会认为这样的描述,实在是并不会过分。

闽南山乡人自己都觉得,荔枝果所具备的甜,是一种夺人心魄的甜,是有着强大侵略性的甜味在里头。在闽南山乡地带,人们喜欢缠着吃荔枝果,也忌惮吃多了荔枝果。因为荔枝果,甜得太过于刚烈,一旦吃多了,任谁也都驾驭不了果中夹带的那一股湿热气,也就容易导致虚火伤身。

虽然宋代大文豪苏轼,用其浪漫手笔,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的“广告语”,不惜为荔枝“代言”,大力推广南方的荔枝果。但在那些闽南山乡人家当中,大人们常常要反复吩咐身边的小孩:一口荔枝三把火。荔枝虽甜,取食适当。一旦贪嘴,那就什么好饭好菜都不香了。

凡事适当,过犹不及。这也是闽南山乡人在吮吸着荔枝甜蜜芬芳之际,给出的生活哲理。

--> 2025-06-17 3 3 东南早报 content_139242.html 1 应夏荔枝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