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蓝天救援队一队员在抗击台风“杜苏芮”中牺牲 |
营救22人后倒下 53岁的“生哥”再没醒来 |
| ||
| ||
| ||
|
■本社记者 许钹钹 陈明华 陈灵 黄帆
“生哥,生哥!”7月29日20时53分,53岁的陈元生无声地躺在光前医院急诊科的病床上,身穿蓝色的蓝天救援队队服,脚上黑色的作战靴还沾满泥泞。队友们合力将他抬上救护车,准备送他回家。再一次,他们深深地呼唤这位倒在救灾路上的战友。
8月2日上午,陈元生追悼会在泉州市鲤城区金龙街道坑头社区举行,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赶来向这位救援英雄作最后的告别。
最后一段救援路
他驾驶橡皮艇挺进洪濑
7月29日清晨5时许,台风“杜苏芮”登陆约19小时后,在泉州市蓝天应急救援队队部,已备勤4天的陈元生和队友一起,接到了出发支援南安洪濑的指令。救援队立即出发,途经南安丰州、霞美、梅山……一路都是洪水和倒伏的树木,平时1小时的车程,他们又是清障又是绕道,用了近5个小时才到达救援地。一到洪濑,陈元生和队友傅积达就投入一线救援工作。
如此凑巧,当天14时40分,本报记者随蓝天救援队赴灾区采访,坐上的就是陈元生驾驶的橡皮艇。橡皮艇外挂动力对水深的最低要求是六七十厘米,在一些积水较浅的地方,陈元生会跳下水,推着橡皮艇前进。
第一个救助对象是陈老伯,陈元生和队友帮着给陈老伯一家送水和食物。到了目的地,陈元生跳入没过大腿深的积水中,将食物绑在绳子上传递给受困群众。接着,他们送黄阿婆的女儿回家,送一位乡民到其被困老父亲的身边,解救困在菜市场里的群众……每每遇到洪水阻隔,陈元生总是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或奋力推动橡皮艇,或搀扶艰难涉水的群众,直到大家都安全到达目的地。
救援中,被困群众黄先生看着浑身湿透的救援队队员,不愿过多麻烦他们,想自己涉水走回家,不料一跳入水中,脚竟踩不到底。陈元生赶紧将他拉回艇上,尽可能地让橡皮艇靠近黄先生家门口,将他安全送达。
“小心!”送完黄先生,经过一处转角,见水中漂浮着较多障碍物,陈元生一边让小艇调整方向,一边不忘叮嘱大家,“别看水面很平静,其实刚才有急流,很危险”。
15时40分许,记者下艇和陈元生道别,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次竟是与他永别。
转移受困群众22人后倒下
一声声“生哥”没能留住他
7月29日17时35分,台风“杜苏芮”已登陆约32小时,洪濑镇区成了一片汪洋。根据泉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分中心的数据,7月29日2时至8时,洪濑镇洪濑站6小时雨量224.00mm,为该站1954年有实测记录以来最大雨量。截至29日17时,洪濑站的水位20.56m,超过警戒水位0.06m。
街面上,一辆辆汽车顺着水流漂移,积水最深处甚至漫过了一楼楼顶。此时,陈元生和队友傅积达的橡皮艇来来回回,已转移受困群众22人,橡皮艇也被异物扎破,需要修补。趁这个间隙,陈元生坐在艇上休息,他低着头,安静得有点出奇。
队友看着不太对劲,连忙询问怎么了。“我不太舒服,头有点晕。”陈元生说,休息一会应该就没事了。做惯了救援工作,队友苏登贵看着陈元生头上直冒冷汗,直觉“不对劲”,决定立刻将他送到医院。此时,洪濑镇交通多处受阻,一行人匆匆拦下一辆车往康美卫生院赶,可是洪濑新桥上长长的车队让车辆几乎寸步难行。苏登贵和傅积达只能一人一侧搀扶着陈元生往前赶。走过了两辆车的距离,他们感觉到陈元生的力气似乎在一点点抽离。一旁正在救援的军人见状,赶紧上前一起抬人,另有两名队员奔跑到前方,见车就拦。一辆路过的迅捷救援队车辆帮忙将人拉上了车。
“生哥!生哥!”车上,苏登贵着急地叫唤着,不时拍打着陈元生的肩膀。在离卫生院只剩300米远时,陈元生忽然一阵抽搐,嘴唇发黑,牙根紧咬,意识慢慢模糊。
“医生快来!”车还没进医院,苏登贵就拉开车窗大喊,三四名医护人员闻讯一涌而出,接到病人后就开始做心肺复苏。见情况严峻,又立刻安排救护车紧急转往泉州市光前医院。
因提前接到通知,光前医院早早做好了准备。17时51分,陈元生一抵达医院,急诊科主任戴剑和一众医护人员就接替着继续为他做心肺复苏,注射肾上腺激素、上呼吸机……南安市卫健局、光前医院负责人亦闻讯赶来,福医大附属二院心内科主任林伟强被接到现场指导抢救。遗憾的是,抢救持续进行到20时53分,还是无力回天。“生哥”陈元生永远离开了他深爱的救援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