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墙 |
■王根娣
父亲一生砌过许多道墙,但父亲为中学厕所砌墙的事,却传为佳话,现在还常常被二哥和同学们提起。
四十多年前,正上高中的二哥,心思从没放在学习上,抱着混日子混毕业证的态度,空度着学堂时光。
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常常借一些事例教育二哥,二哥总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一次课间,二哥和几个同学像往常一样嬉闹着。他们掰手腕比力气,不分胜负。
“看谁能把厕所的墙推倒!”落于下风的二哥灵机一动,提议道。
话音刚落,在一片哄闹声中,二哥一个箭步冲上去,伸出一脚,奋力一蹬,秋雨浸透的土墙,轰然倒下。厕所内的一切暴露无遗,正在如厕的同学吓得惊慌失措……趾高气扬的二哥,丝毫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沉浸在一片喝彩声中。
“推倒厕所围墙”在学校引起了轰动,二哥一下子成了“名人”。
二哥和伙伴们的这个玩笑开大了。
校长批评了班主任。
二哥和所有相关同学在教室外站成一排,班主任严肃地宣布了处理决定:一是写出检查,全校师生大会上作检讨;二是叫家长来将围墙砌好。
晚上放学,等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卸完牲畜的套架,二哥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及班主任的要求吞吞吐吐地告诉了父亲。
父亲沉默了一阵,从腰间抽出烟袋锅,装上烟,点着火,吧嗒吧嗒地猛吸几口,说:“嗯,知道了。你犯错了,要补过。”
顿了顿,父亲在鞋帮上敲掉烟灰:“娃呀,你都这么大了,咋还不懂事哩?!”
当下正是秋播时节,农活正紧,父亲正带领着村里的社员忙着种麦,没日没夜地赶着把因雨天耽搁的时间抢回来。
父亲能去学校砌墙吗?
二哥为难了。
第二天,早自习刚完,就有同学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快看,外是你大(方言,父亲)。”同村同班的海娃风风火火地说道。
远远望去,只见那片坍塌的废墟上,一个熟悉的身影佝着腰,身边架子车上摆放着一块块胡基,父亲和泥提刀,边取边垒。
“就是那人的娃把墙弄倒滴!”
“那就是推墙娃的家长。”
师生们围观着,指指点点。向来天不怕地不怕的二哥羞愧得无地自容,默默流下两行泪水。
父亲砌好墙,叫来二哥:“把垃圾处理干净,为人做事要有始有终。”
二哥默默地拿起铁锨清理残土废渣。
父亲掏出烟袋锅,蹲在一旁,默默地吸着。
后来二哥讲,他在父亲的静默和注视中感知了许多从未思考过的东西。
从此,二哥像变了个人,不再毛毛躁躁,不再胡谝闲传,把心收在读书上。
第二年,二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城医科大学。同村和二哥要好的海娃、蛋娃也被省城重点大学录取。一村三个寒门学子金榜题名的消息传遍方圆几里。
村里人都说,哥哥的改变,缘于父亲的砌墙。
那时,我在村小学就读,我们小学校长多次在课堂上、家长会上,甚至在全校师生大会上,把“父亲砌墙”作为家校联合教育的成功案例。
父亲不善言辞,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他用自己的方式,造就了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