蟳埔村位于晋江出海口东面,渔村的蚝壳厝、蟳埔女一直吸引着我,计划着哪天要去探个究竟,没想过的是,我是以这样特殊的方式来到这个渔村。
这个春天注定是不平凡的。3月18日接到指令后,文旅系统35人驻蟳埔社区防疫工作队紧急驰援一线疫情防控。十几天来,在风雨中,在烈日里,设卡检查、防疫宣传劝导、流调研判信息、维护现场秩序、派送生活物资、协调解决困难诉求……每天十几个小时连轴转,在忙碌中诠释“下沉”的概念,用脚步丈量抗疫战场。
加缪说过,人可以尽量视而不见,拒绝面对,然而明显的事实具有巨大的威力,最终总要荡涤一切。志愿者逆行抗疫、生活物资社区套餐团购、社会人士捐赠抗疫物资、社区百姓自发为抗疫人员送餐,无一不在绽放人性的光辉,预示着来日动态清零。那天设卡时,遇到一位老人,对我们的劝说,他翻来覆去说不撬海蛎吃什么?旁边一位蟳埔阿婆看不下去了,她说回去让家里年轻人去参加社区团购,你啊就不要为难这些同志。老人终于被劝回去了,抗疫工作最难得的是理解与信任。阿婆对我说,老人就想赚点钱防老,你们来这也不容易。没想到第二天,阿婆踩着三轮车给我们送餐。那顿咸饭真香,吃出了家的味道。“明天我再来。”阿婆走的时候说,“海边人离不开海,以后你们会喜欢蟳埔的海的。”这是我听到最温暖的声音,阿婆头上的簪花围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
说到蟳埔女头簪花围这习俗的起源,有说源自宋元时期阿拉伯人;有说汉代中国原本就有此风俗。不管源自哪里,它融合发展,保留下来了。蟳埔女,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勤劳,靠着挖海蛎养活了一家老小。问怎么打赤脚走路,怎么还住在老房子里,她们说习惯了,住了一辈子,舍不得搬。冰冷的海水,冷冽的海风,让蟳埔阿婆在大自然中显得格外弱小,然而却这样坚持了几十年。
昔日繁忙的渔村瞬间空寂,无论是谁都盼着能够自由地呼吸。每个人都应该相信大难面前需要四面八方汇聚起来的力量,相信我们的行动是有价值的。“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山。”蟳埔女辛勤劳碌的生活之中不失爱美之心,她们乐观坚持让我们在静止中有了一番思考,在一次次的核酸检测中感动成长。在这场战斗中,必须与病毒争时间、比速度。穿上红马甲、防护服、防护面罩,每个人似乎奔跑得更有力量了。
星星微芒,汇聚成光。阻击的是病毒,阻不断温情,只有理解和帮助才能缓解矛盾,我们急居民之所难,为他们购买药物,送上爱心物资,也因此赢得他们的支持。“没有人有怨言、干活敢较真……”“你们的辛苦,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是送餐的阿婆对我们的评价。
傍晚路过封控区,看到红色帐篷中“大白”独坐,犹如黑色夜空中最亮的星星。明天又是全员核酸检测了,天未亮又得开启新的战斗,在核酸点准备物资、维持秩序,在卡口处核验进出社区人员;流调人员将重复着拨打电话、核对信息、登记录入……说了几千遍的那句话——“您好,有些信息想跟您核实一下,麻烦您配合一下”,追踪着每个可疑活动轨迹。这样的时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将进行一场属于自己的战“疫”。愿深夜的微光照亮我们前行的脚步。
“海很美,蟳埔海鲜好吃。”老阿婆的话让我期待着某一天,相约再来这个日夜坚守的地方感受不一样的纷繁。到那时拥抱春日暖阳,看千帆竞发,迎鱼蟹满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