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华侨移居海外,见识到更为广阔的世界,接受了新的思想观念后,对当时家乡的一些陈规陋习有了新的看法,他们的新观念在侨批中常有体现,成为移风易俗的先行者。鸦片烟是毒物、不要沉迷于封建迷信、新社会青年不愿接受包办婚姻、要求弟弟妹妹认清时代潮流、办理婚丧事要从简……记者昨日从市档案馆获悉,该馆馆藏的侨批中,有不少这些方面的内容。
□本报记者 吴志明 通讯员 刘扬宇/文 市档案馆/供图
“终身事自己总要具备一点把握与主张”
1954年5月16日,香港许碧华给石狮大仑乡外祖母写侨批。信中表达了新社会青年不愿接受包办婚姻、要返乡学习一技之长、谋求生活独立的愿望。信中写道:“……关于甥之终身大计,作为儿女之人,怎能不遵循父母之命?但由时局的变迁,现时代社会进展不同,因此在一般未结婚的青年男女,在他们的思想上都会树立了开朗的认识——终身事自己总要具备一点把握与主张。早在几年前,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买卖包办婚姻……有害于多数青年男女,在现新社会是不容许存在的……当今世道的不同,每个女子最低限制要有一技之长,生活上能获得独立,将来在社会上方有立足之地。以甥之浅意,此次往广州投考助产学校,如果考得上,一年半就可毕业。到那时时局说不定有新变更,然后再作决定尚未迟呢!”
“迷信之途乃是无影无踪,不应该浪费金钱”
晋江磁灶在菲律宾的华侨吴家编在寄给妻子王氏与母亲的信中,都劝亲属不要沉迷于封建迷信,注意节约生活费用。在给妻子的信中他写道:“二则奢侈迷信鬼神烧金纸,种种不法无影无踪开费……有何目的?瓮中无米,腹中饥饿,神鬼即能赐尔免食自饱?无钱能得给尔钱使用?”在给母亲的信中也写道:“切勿习原前,一切事务应当改良……迷信之途乃是无影无踪不应该浪费金钱,无益于事。古历十月间咱乡迎祖公之事,嘱儿届时预备付去以应迎神,但此迎祖公是迷信之途,儿无赞成此迷信之事……”
“至于鸦片烟乃毒物”
1936年7月19日,旅菲华侨正英给晋江昭图写侨批信,信中写道,听说先生染上鸦片不知是否有此事,现先生年过四十,应把鸦片戒掉:“先生已染及鸦片烟,未审可有此情否?弟将信将疑。至于鸦片烟乃毒物,且国民政府对于禁烟之例正严格,此地报纸时常登……先生喜戏于鸦片烟,假设彼染及点是好戒,诸事望先生珍惜是盼……”
“请不必多花费金钱才好,一切简单”
在这些新观念中,简办婚丧事、简办生日内容最多。1949年12月10日,菲律宾华侨陈德增、陈德崇写给晋江县金井镇溜江乡的母亲及弟弟妹妹的信中写道:“有一件喜事要报告,那是农历九月十六日早上五点左右,你老人家加上一个男孙子了!你们定很欢喜的……若欲庆祝‘四个月’,请不必多花费金钱才好,一切简单。”
1949年3月20日,晋江杏墩乡旅菲华侨王清水给妻子庄秀棠的侨批信中也提及目下经济拮据,幼儿周岁生日开支应从简。1919年10月13日,菲律宾华侨黄安娟(曾云螺)寄给泉州南门外下企乡伯母的侨批提及小儿瑞标生日可办简单些。1958年6月11日,晋江陈埭在菲律宾的丁清溪给妻子的信中,嘱咐妻子为儿子办理婚事要从简。1956年3月2日,香港蔡燕治给石狮大仑乡弟弟蔡世波的侨批中也提到操办母亲后事应从简。
“光阴是宝贵,尤其是少年时!”
菲律宾华侨陈德增、陈德崇在给弟弟妹妹的信中写道:“珠的任教我们很喜欢,不过我要求你应多多学习以充实自己,才有资格,以免辜负人家的子弟,不会背弃良心。你们近来有没有自修学写作、练字?这信应自己回,每人都要一张,最好你们还是定一张好像校中的课程一样,每天按时自修,才不会荒废学业。南侨或毓英中学是否开办?应从速再进校才好。光阴是宝贵,尤其是少年时!特别是谦,应认清时代的潮流,不进则退啊。珠还在做护士梦吗?有梦应促其成才好……”
专家点评 侨胞们将进步思想带回家乡
泉州市档案馆副馆长陈若波觉得,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多次讲过,“华侨为革命之母”。这句话有两个意思,在物质层面,广大华侨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援家乡的革命取得胜利。在精神层面,侨胞们通过批信与书籍,将南洋进步的思想带回家乡,引导民众反对封建统治,移风易俗,积极支持革命事业。华侨文化具有明显中外文化结合的特点。华侨是较早接触西方、学习西方的中国人群体,更“得风气之先”。他们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带回泉州,从各个方面对泉州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