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从老家埔塘村徒步到崧山村时,在塘园村路边看到有奉茶处,很为家乡古风犹存而心生欢喜。
早年交通不便,迈开两条腿走路是最基本的出行方式。常有人因此开玩笑说搭的是11路公共汽车,烧的是自己身上的板油,既节能又健身。估计当年少见胖子,步行功不可没。
话倒是说得轻松,但头顶烈日,脚下坎坷不平,想想看出一趟门办点事还实在是不容易。现在半天时间可以全中国半个来回,而当年可能刚够从东园街走到泉州城。
应运而生,奉茶就成了成本最低、人人可行的积德行为,但对饥渴难耐的路人而言,却可能是莫大的行善。
奉茶最理想的地点,也许就是路亭了。在主要的乡村道路上,间隔三乡五里,常可见有路亭的存在。相较于低门槛的奉茶,捐建路亭的往往就是南洋华侨或本地富商了,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可做不了的。
小时候,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跟着爷爷上东园街采购了,因为到了街上,除了熙熙攘攘看尽街上繁华一饱眼福之外,爷爷常常还会花一两毛钱买一条红烧肉或一个肉粽让我解解嘴馋,便宜点的还有几分钱一碗的猪血汤。
印象最深的,除了口福眼福,就是一路上经过的路亭。老家埔塘村到东园街的路亭有两座,称旧路亭、新路亭。旧路亭靠近南山村,位于涂寨镇经霞美村快到达东园街的路上,年代远一些,是霞美村华侨为方便乡亲捐建的;新路亭在泉州第十六中学旁边的山后,位于埔塘村经内坑到东园街的路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埔塘村侨亲慷慨解囊建造的。
当年爷爷带着我上东园街时,来回路上必定在新路亭小憩片刻。平日不苟言笑的爷爷常会边摇着草帽给我扇风,边轻松地给我说些东园街早年的历史掌故。回想起来,我后来能写成有关家乡的闽南风情长篇小说,得到读者的喜欢,大约就是源于爷爷不经意间在我心中埋下的种子。
旧路亭正式名称叫南山路亭,几年前福厦客专泉州东站征迁前夕,我特意去凭吊了路亭最后一眼。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福厦客专即将建成通车,到时候走过的人,肯定远远多于当年走过新旧路亭的人,不仅有家乡的人,还会有他乡、五湖四海的人。虽然很惋惜南山路亭的消失,但为了世上的路越来越宽阔平坦,捐建路亭的已故侨亲,九泉之下应该会颔首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