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印发《泉州市“十四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项规划》,明确改革优质资源共享下沉畅通机制等10个方面重点任务,力争到2025年年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数占比超过65%,城乡参保人员的县域内住院量占比达到70%以上,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城乡居民医保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70%左右……让人民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实现少得病、更健康。□本报记者 郭雅莹 通讯员 陈志波
构建新时代公共卫生体系
构建新时代公共卫生体系迫在眉睫。根据《规划》,我市将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体系,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依托同级卫健部门设置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局。
“接下来,将实施核酸检测能力提升工程,推进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和综合性传染病院区(病区)建设,实施公共卫生临床救治能力提升工程等。”市医改秘书处(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推动更多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下沉,是满足基层群众就近就医需求、实现分级诊疗的关键。我市将加快构建分级诊疗合理新秩序,进一步改革完善城市医疗集团同质辐射机制、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长效机制、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机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可持续运作机制、分级诊疗医保政策支持机制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要全力创建2—3个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加强与国家级高水平医院协作共建,重点加强市域高水平医院及重点专科的人才、临床技术以及科研能力建设。同时实施一批县级医院提标扩能项目,支持晋江、南安、安溪、石狮等县(市)医院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该负责人介绍说,“到2025年,每个街道至少办好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医院),建设‘党建+’社区邻里中心卫生健康服务站点,力争全市8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达到国家基本标准,20%服务能力较强的达到国家推荐标准。”
实施“金字塔”人才工程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优化公立医院内部治理体系,创新人事管理制度,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实施薪酬制度改革,健全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到2025年年底实现县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目标年薪制全覆盖、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实行总会计师制度并聘用总会计师。
“我们将选择本市1—2家医疗水平高、技术能力强、人事管理完善、具有自主评审意愿的三级医院试点开展高级职称自主评审。”该负责人说,“力争到2025年,艰苦边远地区和一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
为培育更多医卫人才,我市将改革健全医教融合互动机制,深入实施医疗卫生“金字塔”人才工程。力争在5年内,全市培养中医、妇幼、急救、康复、预防等专业人才各100名以上;到2025年,全市新增和培育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000名,其中省级高层次人才和市级第二、第三层次人才数量较大增长。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医保制度改革是“三医联动”改革的重要环节。根据《规划》,我市将持续推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巩固优化待遇保障机制,健全完善筹资运行机制,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突出重点、有升有降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推动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与医保政策衔接。逐步扩大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收付费改革覆盖面,开展福建省第三批DRG收付费改革试点,力争到明年年底前,全市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实现改革全覆盖,到2025年年底前逐步扩大到有条件的其他公立医院。
此外,我市将进一步坚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立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动态协商调整机制,逐步扩大中医特色优势门诊病种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范围,医疗机构炮制使用的中药饮片、中药制剂实行自主定价。推广“联盟+共享”模式,推进县级中医院建设县域中药饮片供应中心和共享药房,进一步提高中医类床位数和诊疗量占比。力争到2025年,建成1—2个区域中医(专科)治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