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鲤城区学府街北侧,有一处自然形成的高地,在古代,这里被认为是泉州古城的最高点,因此这片高地被称为“顶埔”。
顶埔曾有一块至高石,石旁有一块“至高石”碑,附近执节巷的清末进士林骚,曾来到至高石旁,写下一首五绝《至高石春望》,见证着此地在古代泉州的重要地位。
泉州大学、被称为“闽南第一泉”古井的枣园井、著名爱国华侨陈光纯之墓……顶埔除了“地位高”,也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
□本报记者 王了 文/图(除署名外)
稿件来源:泉州网 泉州文旅集团
巷遇档案
位于泉州市鲤城区学府街北侧,因古人认为此处为泉州古城最高处而得名。
这里可一览古城7个城门
顶埔有一座虎头山,据清代道光《晋江县志》记载:“虎头山,在城(泉州古郡城)东北,一名松湾,旧有古松四株,东晋时物也。”虎头山在古代被认为是泉州古城的最高点。
顶埔有一块石头名为“至高石”,古人还特意在石旁立了一块至高石碑,据顶埔老人们回忆,至高石在如今的顶埔学府街泉州外国语学校内,石碑在20世纪50年代一度消失不见,直到2004年,才在一处民宅门前被发现。
当年如果站在至高石上,可以将泉州古城的7座城门一览无余。据1952年台湾学者王和声编撰的《闽南采风录》记载:志(至)高石在城北执节境,石无特异,且大部分已没入土内,仅露三数寸在外,旁立一碑,上刻“志(至)高石古迹”五字,左右小字两行“戊辰花朝,孙文波立”……堪与(舆)家言,此石由城北清源山脱脉而来,地当全城最高处,立石上可望全城7门,历历如会,现碑已被乡人拔去。
据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理事杨清江介绍,“戊辰花朝”是根据天干地支的记时方式,具体时间已不可考,但根据“戊辰”推断,可按“1448年、1508年、1568年……”这些年份依次增减60年,“花朝”是百花的生日,在农历二月,“孙文波”则在相关史料中未查到记载。
据泉州清末进士林骚之孙林传郁介绍,至高石曾是泉州古城的一个重要景点,以前是一片阡陌人家、油菜飘香的农田景色,祖父林骚曾来到这里,专门作有一首五绝,描绘春天的至高石美景:
《至高石春望》
夭桃门红颜,
溪流树杪间。
鹧鸪声互答,
微雨落千山。
文史专家表示,由于靠海,泉州古城地势朝海方向逐渐降低,东北的虎头山和西南的龙头山,是泉州古城的高点。
但据研究和20世纪70年代相关测量数据表明,至高石实际上是泉州古城第二高度,最高的地方在临漳门脚的龙头山上。沧海桑田,该处古时是否为泉州最高点,如今已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在古人心中,这里为泉州古城的最高点。
他的作品被鲁迅收入《名家游记》
顶埔还走出了一对著名的父子——王雨亭和王唯真。王雨亭(1892年—1967年),名及时,又名明德,雨亭为其字,泉州市区北门街顶埔人,马来西亚、菲律宾归侨,著名侨领、报人,曾任全国侨联秘书长。
据史料记载,王雨亭童年在私塾就读,后到厦门当学徒,1908年南渡马来西亚谋生,1912年加入同盟会,1922年应同盟会会员、泉州自治军司令许卓然邀请,回泉州出任晋江县民团团长。第二年到厦门协助恢复《民钟日报》。
1929年,王雨亭赴日本留学,进入东京东亚学校读书。次年回国赴东北考察,后撰写《东北印象记》一书,收入鲁迅主编的《名家游记》。
王雨亭之子王唯真(1923年—2006年),菲律宾归侨,著名新闻人,曾任八路军青年剧团美术师、延安《解放日报》编辑、新华社翻译和编辑。
王唯真1933年随父亲赴菲律宾生活。1938年,王雨亭送年仅15岁的王唯真回国到延安参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唯真是新华社第一个专职国际编辑,1967年被中共中央任命为新华社第一副社长,主持新华社全面工作,同年9月被任命为新华社代理社长。
据王雨亭的后人介绍,王雨亭在顶埔的故居多年前已拆掉,如今已无从查访。
有古井被称为“闽南第一泉”
顶埔102号是慕西觉苑,始建于1937年,由广净法师为其师祖转蓬老和尚而修,门楣上的“慕西觉苑”由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书法家赵朴初题写。两侧有著名书法家于右任题写的冠头楹联:广化虚空天亦小,净如功德水之清。
慕西觉苑由大殿、护厝、僧舍、斋堂、寺门、大埕、山门、围墙等组成,规模庞大。
在建寺之前,此处名为枣园,内有一口古井,名为枣园井,旁边有一块“枣园古迹”的石碑。泉州民俗研究学者陈垂成曾在文章中讲述,以前泉州城中讲究品茶的人,都称“枣园井”的水为最佳,甚至有人从远处赶来这里汲水烹茶,因为枣园古井地处至高石附近,土质坚硬,杂水不进,井泉清冽甘美,被坊间誉为“闽南第一泉”。
这里曾有一所泉州大学
在顶埔至高石附近,1949年后,晋江地区行署初设于此。据泉州师范学院档案馆资料显示,1958年秋,晋江地委决定创办泉州大学,下设工、农、医、师范四个学院,师范校舍暂寄于泉州师范学校。1958年7月底,泉州大学筹委会成立,1958年10月1日,泉州大学全体师生举行开学典礼。
1959年3月,中共晋江地委决定把泉州大学几个学院分开设立,泉州大学工学院称泉州大学,单独设院;农学院和晋江专区农校合并,挂泉州农学院牌子;医学院和晋江专区医士学校合并,改为晋江专区医学专科学校。
1959年6月,晋江地委研究决定停办泉州大学,将医学院、师范学院改为泉州医学专科学校和泉州师范专科学校,工学院、农学院撤销,学生分别转入福州大学、福建农学院、泉州师专继续学习。
2001年,泉州外国语学校在至高石附近创办。
著名爱国华侨陈光纯
之墓在此地
顶埔2-1号东侧是陈光纯墓。陈光纯(1853年—1924年)出生于泉州南安梅山蓝园(今新蓝村),幼年跟随父亲旅居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后来子承父业,成为马尼拉著名华侨富商。陈光纯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后回归泉州兴办实业,倾尽心力办学育才,为救国救亡不懈奋斗。
1918年,陈光纯夫妇携三个女儿回国定居。第二年,他与华侨富商洪明炭创办泉州第一所有数理化课程的“启明中学”。1922年,陈光纯在花巷创办泉州第一所专供女子求学的“启明女校”,将自己大部分居屋作为女学的校舍,独自负担女学的全部费用,并安排长女陈慈义负责总务,三女陈淑美、四女陈淑玑在女学任教。陈光纯还担任“西隅学堂”(后改称“西隅小学”)董事长并承担其办学全部经费。
为筹措学校的办学经费,陈光纯经常奔走于泉州与马尼拉之间。1924年冬,他到马尼拉筹款时,由于劳累过度,突患脑溢血离世,后移葬于顶埔,其墓地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