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大数据、AI……这些人工智能如今在医疗卫生、交通出行、航天飞行、教育推广的大量应用,让世界变化日新月异。面对这些前沿学科,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四年来从无到有,深耕司法数据领域开发及融合运用,为泉州智慧法院建设装上了快速运转的“车轮”。“泉州法院司法数据的开发运用和管理,在全国法院系统中处于领先的位置。”日前,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在调研泉州中院司法数助治理中心时,予以高度肯定。
据悉,司法数助治理中心设置文件管理、卷宗管理、集中编目、数据采集、在线服务、合规管理六大功能区域,创设数字化转型中心,实现数据生产、加工和运用一体化运作,已然打造成服务司法的“智服中心”、科学监管的“智管中心”、参谋决策的“智策中心”。
数据生产 卷宗材料从“纸质化”到“数字化”
泉州法院每年受理的案件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多,面对海量的司法文书和其他纸质文档,如何做到有序高效流转并留痕?
核心就在“统进统出”。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设置文件管理区和卷宗管理区,对全院所有纸质文档实施统进统出管理,确保每一份进出文档第一时间实现数字化。
电子卷宗全流程随案生成。当事人邮寄到泉州中院、到法院现场递交、通过手机法院提交材料集中收件,先行扫描后再流转给业务庭。庭审笔录、评议笔录、签发稿头等过程材料主动催收、同步扫描。传票、应诉通知、裁判文书等法律文书线上签章、统一打印、集中送达,线下签章文书同步扫描再流转。记者看到,在该中心,文件入口、出口7类岗位集中办公,共同细织文件同步生成密网,95%的诉讼材料2天内实现同步生成。
卷宗档案全生命周期管理。卷宗管理区负责全院整册纸质卷宗的管理。立案扫描、结案归档、上诉移转、二审退卷等纸质卷宗统一流转、无缝对接、全程跟踪,有效解决纸质卷宗移转慢、监管缺位问题,实现卷宗“全链条”管理。此外,对卷宗还实现“流水线”管理,借鉴工厂化流水线作业模式,卷宗交接、扫描、转档、装订、归档各环节相互衔接、密切配合。设立卷宗中间库房,专人管理,确保卷宗材料安全有序。“全闭环”管理则打通电子卷宗同步生成最后一公里、最关键一步,实现电子卷宗一键转电子档案,至2022年6月转成电子档案2.4万件4.9万册,大量卷宗材料实现前端扫描、一次扫描,节约了不菲的二次扫描费用。
数据加工 实现电子卷宗从“数字化”到“数据化”
设置集中编目和数据采集区,全市法院电子卷宗集中编目,关键流程数据统一采集,确保应用于司法服务与管理的数据实时可信。
电子卷宗集中编目。集中编目区负责泉州中院和全市11家基层法院所有电子卷宗的编目。21名编目人员负责全市法院每年20余万个案件,年均编目超2000万页,较各法院分散编目每年可节省编目费用数十万元,集约化降本提速效果显著。统一电子卷宗编目标准,实现全市法院电子卷宗标准化管理。采用人工编目模式替代机器编目,编目名称细化到“文件名+提交人+提交时间”。
流程数据同步采集。数据采集区负责庭审、鉴定、送达、上诉、结案、生效、退费等关键性流程节点数据采集。关键性数据由中心对照电子卷宗独立采集,克服传统数据由法官、书记员自行上报存在的不足。在收件和编目环节第一时间识别关键性材料并同步采集数据,跟踪管理关口前移。针对庭审、送达、结案、生效、归档等普遍存在的数据,结合收立案数,建立与案件一一对的应收应采台账、逐一跟踪采集数据,避免遗漏,确保数据采集完整性。
数据应用 实现在线司法从“数据化”到“数智化”
设置在线服务区和合规管理区,以规范、服务、保障、促进为目的,深挖电子卷宗和流程数据同步生成价值。
在线服务便捷提供。在线服务区依托高质量电子卷宗同步生成,提供高水平在线司法服务。服务法官办案,让法官实现无纸化阅卷办案、卷宗内容左看右写复制粘贴、简单二审案件全程在线办理、法条案例智能推送、辅助事务在线分派与协同办理等,平均办案周期缩短10天。服务书记员办理事务,民事、行政案件格式文书几秒钟一键批量生成、批量签章,书记员事务性工作大大减少。自主研发统一送达平台,与电子卷宗无缝衔接使用,支持一键发起送达,被省法院在全省推广。服务当事人参与诉讼,面向当事人提供在线递交材料、电子阅卷、远程庭审等服务,今年3—4月泉州疫情期间累计审查网上立案申请2866件、线上开庭2142次、线上调解3613件、在线查控案件4066件,助力抗疫办案两不误。
重点事项合规监管。从源头管理上,充分利用诉讼材料在中心统一流转优势,做好关键诉讼材料和流程信息的采集登记,第一时间建立跟踪管理台账,减少事后惩治,寻求惩防相济。在效率上,围绕首次庭审、如期庭审、司法鉴定、结案送达、上诉移送、生效归档六项重要流程节点,2021年10月以来每周制作审判流程节点数助通报,滚动跟踪、催办督办,促进审判效率提档升级。在质量管理上,2019年以来全市法院案件发改后自动推送无纸化评查,系统逐案汇聚发改意见、答辩意见、评查意见等结构化数据,目前累计评查5170件,为持续提升案件质量奠定数据基础。
□本报记者 黄墩良 通讯员 李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