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能源价格暴涨和供应链不畅持续影响,欧洲一些制造业企业近期被迫停产或决定将生产线外迁。由于美国能源价格远低于欧洲,美国成为欧洲企业生产线外迁的重要目的地之一。生产线外迁加剧了欧洲对“去工业化”的担忧。
据德国《商报》日前报道,仅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就吸引了60多家德国企业前往投资扩展业务,其中包括汉莎航空、西门子、阿尔迪和费森尤斯,这4家公司最近累计扩大投资近3亿美元。美国各州正积极宣传“美国一直是德国公司重要投资目的地”,以争取外国企业迁入或扩大投资。德国汽车行业也在积极扩大对美国投资。大众集团今年6月在其位于田纳西州的工厂启动了一个电池实验室,该公司到2027年将在北美总共投资71亿美元。梅赛德斯-奔驰3月在亚拉巴马州开设了新的电池工厂。宝马宣布10月在南卡罗来纳州进行新一轮电动汽车投资。
观察人士指出,美国对欧洲企业投资有两大吸引力。一是远低于欧洲的能源价格,这有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二是巨额补贴政策促使企业迁入,例如在《通胀削减法案》的4300多亿美元投入中,大部分资金用于应对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领域,这引发德国公司的“绿色淘金热”。
美联储连续激进加息也加速了投资从欧洲流向美国。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约翰·布赖森说,美联储为抑制通胀激进加息,导致投资从欧洲流向美国。由于美国与欧盟、英国之间的利率差距已经拉大,流向美国的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
高昂能源成本正迫使不少欧洲国家的能源密集型企业减产或停产,令欧洲面临“去工业化”挑战。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欧洲工业结构可能永久性改变。
一些业内人士预计,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经济可能因为工业竞争力迅速下降而永久改变。德国伊弗经济研究所工业经济中心负责人奥利弗·法尔克说:“如果能源价格长期保持高位,一些行业将离开德国。”(据新华社法兰克福10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