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里,本地游格外火爆,泉州古城及各处“世遗”点,成为市民打卡好去处。11条富有特色的“工业游”线路及各类博物馆、工艺展示馆,争奇斗艳,亮点纷呈,让人欲罢不能。
然而,在有些县域的风景区,游乐设施的雷同,也引来游客的吐槽。
你有玻璃桥,我就建个玻璃悬廊;你有彩虹滑道,我就建个石板滑道;你有高空滑索,我就建个高空飞船;你有“丛林穿越”,我就来个“步步惊心”。一些自然景区,不外乎就是漂流、射箭、滑道、秋千、玻璃桥等设施。甚至有的乡镇,二三个景点相继开张,其游乐设施也基本类似,鲜有独到之处。
这种景点设施的相互“克隆”,不利于吸引增量游客。游客没有新鲜感,觉得几个景点差不多,选择面就窄了,“回头客”也少了。设施雷同,既浪费建设资金,也浪费自然资源,挤占了本来可以布局特色项目的景区空间。
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建设者在投建前先科学论证,重在突出自己的看点、玩点、“嗨点”,力求投资效益最大化;同时也需要管理者统筹规划,善加引导。特别是在主打“全域旅游”的地方,更需要对本地的旅游点进行合理布局,以规划引导投资,让旅游点各擅胜场,才能有效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促进旅游消费。 (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