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版:旅 游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11月8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千年西街 “深处更香”》追踪
西街象峰巷:小巷深处品春秋
巷子里来了许多新业态和来自世界各地、热爱古城的人
芥子书屋里有许多反映泉州历史文化的旧书
华侨洋楼朝旭楼
象峰巷的夜晚(庄丽祥 摄)
铁炉庙供奉着五代留从效当年的冶铁炉
东塔就像象峰巷的坐标,与巷子相望千百年。
该洋楼主人为爱国华侨林基灶

核心提示

本报近日关于西街的报道《千年西街 “深处更香”》引来社会各界的关注,不少市民、文史界人士和旅游从业者纷纷提出,希望本报多关注西街,让市民游客更全面、深入了解这条古街的厚重历史和烟火气息。

千年西街的积淀,藏在两侧纵横的古巷中,只有走进去,才能读懂。走完西街的第一站开元寺,绕过寺门口的紫云屏,街面的喧嚣被隔离,一条幽静的古巷向西延伸,这便是象峰巷。

今天,记者带您走一走象峰巷。感受这里的古迹、古韵、市井气、烟火味、老居民,还有刚入驻这里的新鲜有趣的业态和人。

□本报记者 黄宝阳 文/图(除署名外)

落脚到古巷的新鲜人

开元寺山门正对着紫云屏,紫云屏旁边的一条巷子里,有四孔井,“老一辈人说,这井是当年舍桑园建开元寺的黄守恭拥有的。”如今其中两眼八边形的井,因用处不大、井口较低,出于安全考虑,已用水泥封上,另外两口圆形井,至今井水充盈。

象峰巷不长,全长约500米,东起紫云屏,中间被新华北路隔成两段,西接甲第巷。据记载,象峰巷宋原称船舫巷,之所以叫象峰巷,因为这里是古代的山坡,是古城最高处,如象背之峰,因此名为“象峰”。

一家物品挤得满满当当的小店,挂着暖黄的灯光,就在巷口迎接你——这是许多文艺青年的打卡点,一家名为芥子书屋的独立书店,最近刚迎来它的10岁生日。虽然是书店,看起来很像“杂货铺”,里面除了各种与泉州历史地理等有关的旧书、新书,还有各种老磁带、老物件,本土非遗产品,各种各样的本土文创产品,挨挨挤挤,似乎迫不及待,想把泉州最有意思的一面呈现在这里……很多来过的人会说,店虽然小小的,却可以逛很久,就像店名蕴含的禅意——“芥子纳须弥”,小小的地方可以包容大大的世界。

芥子书屋二楼是天台,这是距离开元寺和东西塔最近的天台之一,常有书籍分享、手工教学、读书会等各类活动在此举办。书店主理人彬彬,一个“90后”小姑娘,不是泉州人,却因为喜爱这里,留了下来,并尽力传播着闽南文化的鲜活种子。

芥子书屋算是象峰巷的“老居民”了,这两年,浪a册店、採茶饮之、光与谜邸……一家家名字新潮的小店陆续来到巷子里,装修或简约、清新,或古朴、雅致,售卖的东西不同,主理人的情怀却是一样的,都像彬彬一样热爱泉州。

比如,芥子书屋斜对面这家叫“採茶饮之”的茶饮店,主理人小邱来自台湾台南,他说两个地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与泉州的妻子结婚后,他便留在这里,也将台湾的茶文化带来。他特别喜欢闽南的古建筑,因此租下象峰巷一栋传统的巾寮建筑,一点点打造成他们喜欢的模样。小邱说,二楼天台是他特别喜欢的角落,在这里可以感受古城街巷的风情,令他有种在家乡台南的感觉,如此熟悉、亲切。

在这些小店里,可以静静地、自在地、温暖地坐着发呆,也可以和主理人聊一聊他们选择落脚这里的理由,他们会很乐意分享。

那些曾经的望族和大厝

沿着巷子往西走,在与三朝巷交界的地方,一栋小洋楼十分醒目,牵牛花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蔓藤,从斑驳的院墙向外伸展,兼具古朴与生机,一如这栋洋楼,也如这条小巷。

这栋小洋楼1958年由印尼华侨所建,因面朝东南,可以看见早晨的第一缕阳光,便取名“朝旭楼”。二楼的山花装饰是当时西方流行的装饰艺术风格。半个多世纪后,山花上翱翔的老鹰仍栩栩如生。如今,朝旭楼已被列入泉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

西式的骨架和装饰,融合闽南传统胭脂砖墙面、传统大厝样式,和泉州许许多多中西合璧的华侨洋楼一样,朝旭楼已成为一代人心中的乡愁符号。如今,这栋洋楼被她的孩子——曾在这里长大、到香港生活一段时间又回归的陈宝玲经营着,她从香港带回丝袜奶茶与冻柠茶等港味小吃,也经营印尼的、越南的、泰国的、新加坡的各种料理,华侨特色的小洋楼,如今是从内而外富有“侨”味了。

沿着平整的石板路往前走,来到象峰巷与新华北路交界路口,几家民宅看着普通,老一辈泉州人却还记得,这里曾经显赫的“上坊巷陈”“上坊巷张”“上坊巷王”三大家族。象峰巷自古就是人文荟萃之地,走出过众多进士、举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陈张王三家。

坊间有“陈张王、丁财贵”的说法,三大家族都是官宦之家,“陈”人丁兴旺、“张”家业富庶、“王”仕途显贵。陈家于清代光绪年间从石狮永宁卫迁入象峰巷,泉州人最耳熟能详的陈家人,便是曾在朝廷官至刑部主事,后回乡担任过闽南多地书院山长,又筹建“泉州官办学堂”(五中的前身)的清末教育家陈棨仁。他和弟弟陈棨仪同榜中举,留下“胞昆同榜”的佳话。

据泉州老地图所绘及陈家后人回忆,陈家大厝坐北朝南,为三进大五间张、带双护厝布局,内有园林、鹿苑,在当时远近闻名。不过在20世纪50年代新华北路开通时,马路从陈家祖厅穿堂而过,陈氏后人的住所因此分列在道路两旁。了解到这段历史后,横跨过新华北路的时候,想到这里曾是这个家族的祖厅,普通的柏油路,仿佛多了几分不同的情感。

在老一辈泉州人的回忆中,曾经三大家族的古厝,一座挨着一座,一落连着一落,屋宇连绵、蔚然壮观,走进去要绕很久。在时代的洪流中,不仅陈家大厝,宋代出过通判、门前有“兄弟进士”牌坊的王家等几户象峰巷望族的古厝,也不复存在,不免令人唏嘘,不过也不用遗憾,或许新的传奇,正在巷子中书写。

多元宗教融合的铁炉庙

穿过新华北路,来到象峰巷西段。相比紧邻西街和开元寺的东段,这里鲜少游客踏足,其实,东段巷子平缓,过了新华北路越往西走越陡,才能真正感受到“象背之峰”的含义。这一段安静的巷子,有得名于五代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冶炼炉的铁炉庙、华侨民居林基灶洋楼、20世纪80年代《泉州晚报》的编辑部大楼、许家园林“觉圃”、甲第门文创园等富有时代特征的人文景观。

爬上坡,留意一下右手边一栋红砖外墙的民宅,门楣上有“觉圃”两个。从外面看,门户紧闭的宅子似乎普通,其实,内在别有洞天。庭院不大,却有着亭子、假山、小桥,高低不一的绿植掩映其间,俨然一座小型的园林。“小天地品香茗赏花卉怡然自得”“多见识叙古今论是非谈笑风生”,大门的这一对联,写下房主人的生活理想。

“觉圃”建于1968年,主人许佳锥曾在泉州文管部门工作,保护下不少有价值的文物,也将不少个人藏品捐出去,至今为泉州文史界人士所感念。房子是许佳锥自己设计的,并请来惠安工匠精雕细琢,在这片不大的院子中打造出一方袖版的园林。

经过“觉圃”继续爬坡,爬到巷子中段开始下坡,下坡处便是铁炉庙。这个目前看来规模不大、名气不显的铁炉庙,曾为泉州大寺庙之一。据《泉州府志》记载,铁炉庙原址位于龙头山,是五代清源军节度使、晋江王留从效在泉州冶铁的遗址。庙内当年供奉的香炉,相传是留从效冶炼泉州第一炉铁所用的冶铁炉。1958年,泉州面粉厂建设时,便搬到了象峰巷。

如今的铁炉庙,先前是吕氏祠堂所在地。庙嵌有明代成化八年(1472年)泉州知府徐源等人立的《铁炉庙记》石碑。据石碑记载,泉州南宋状元曾从龙在进京赶考前,曾到庙里祷告,在第二年的宋代庆元五年(1199年)高中状元,于是他返乡后重修了铁炉庙。明永乐二年(1404年),通判洪葆重修,于庙右奉观音大士,清末又增祀吕祖、苏夫人。

1958年,铁炉庙旧址建厂,铁炉庙迁来象峰巷。铁炉庙主供释迦牟尼、观音,同时供祀吕洞宾、三夫人,佛教、道教、民间信仰在一庙和谐共处,成为铁炉庙的一大特色,也是泉州“世界宗教博物馆”的一方缩影了。

经历了一千多年,铁炉庙地址变了、供奉的神祇也有所改变,不变的是这片土地的人们仍旧重情重义。自古以来,泉州人对忠义英烈、为国利民之士多有崇敬,虔诚加以供奉,也因此,无论何时走进铁炉庙,都是香火氤氲。

受表彰的爱国华侨

铁炉庙旁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泉州市委机关报《泉州晚报》的办公场所,曾几何时,一张张散发着油墨芳香的报纸从这里飞往泉州各处,将大事小事趣事传到千家万户。继续向前走,就到了巷尾,这里有一堵红色围墙,墙内是孙中山曾亲自签发奖状表彰的泉州爱国华侨林基灶的洋楼。

每一栋华侨洋楼的背后,都是一部浓缩的侨史,写满了广大华侨筚路蓝缕的奋斗史、爱国爱乡的感人情怀。林基灶是泉州江南霞洲人,生于1879年,卒于1968年,在菲律宾马尼拉靠经营布袋厂白手起家,为菲律宾林氏宗亲会首任会长。该洋楼建于1928年,据说“华侨旗帜”陈嘉庚来泉州,曾在这栋洋楼的二楼住了一个多月。

泉州华侨素有爱国的优良传统,从辛亥革命到土地革命,从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道路上,泉籍华侨始终都是强有力的支持者,林基灶便是其中之一。鲤城区档案馆馆藏了一份1913年孙中山亲自签发给林基灶的“三等有功章奖状”,表彰其捐资支持革命。

象峰巷止于甲第巷。据泉州文史爱好者杨茂盛介绍,两个巷子交界的地方,在20世纪80年代初,这里曾有“三朝元老坊”底座残件,该牌坊是为了纪念南宋历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的泉州廉相留正,“很多人以为‘三朝元老坊’是在三朝巷,其实是在这里。”

尽管许多古迹已淹没在历史的风尘中,只剩志书中寥寥数语,不过许多还存在老一辈泉州人的记忆中,如果遇到巷子里的老人,或许可以跟他们聊一聊,听他们讲讲那些一代代传下来的故事。

当然,记者要着力推荐的,还有象峰巷的晨昏。清晨,巷子两侧的民宅陆陆续续打开门,街坊们拿着扫把,将门内外仔细打扫干净,有空就倚靠在自家的门户上聊上几句。他们一抬头,就能看到东塔在前方,千百年来,巷子里的人,就这么与它日日相见。

而傍晚,当夕阳的余晖从西而来,落在巷子高矮错落的民居上,就连旧门板和斑驳的石板,都铺上了金黄的暖光,有一种让人心里软得一塌糊涂的美。这时,最适合爬上民居或者小店的天台,看着骑车的人远远从巷子里穿梭而来,披着霞光,带着归家的迫切,在西沉的暮色中、在四溢的饭菜香中,小巷慢慢安静下来,复又热闹起来,那是生活的气息。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闻
   02版:时政·要闻
   03版:时政·关注
   04版:都市·民生
   05版:都市·社区
   06版:都市·社区
   07版:经济·资讯
   08版:经济·财富
   09版:经济·财富
   10版:地方新闻
   11版:旅 游
   12版:旅 游
   13版:健 康
   14版:清源·新悦读
   15版:文 体
   16版:看天下
西街象峰巷:小巷深处品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