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包罗万象、覆盖民生,生活垃圾怎么分类,小区管理如何有序,饭后休闲有无去处……小小社区,千头万绪,管好群众“小事”,就是推动基层治理的“大事”。今年以来,鲤城区从社区治理水平、服务能力和宜居品质等方面不断探索完善基层治理模式,居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垃圾分类“小入口”
绿色发展“大变局”
垃圾分类既是民生“关键小事”,也是绿色发展大事。今年以来,鲤城认真对照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创建标准,全力以赴推进硬件建设、软件运行、氛围营造,以高质量生活垃圾分类创建工作,带动引领全区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为加强垃圾分类收集、运输、资源化利用和终端处置等环节的衔接,鲤城对全区350个小区、城中村进行撤桶并点,将原有2156个投放点位合并为1343个,建设分类屋11座、分类亭323个,其余点位根据实际设置分类桶及投放指引牌。针对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等收集、转运难题,配备厨余垃圾专门收储转运车辆75部,制定公交化转运路线8条,每日转运约80吨。在规范垃圾撤桶并点、收集转运的同时,该区还策划生成“和鲤计划”回收项目,进一步推动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该项目由鲤城和搏浪科技集团共同打造,依托线上服务平台和线下服务窗口,以线上预约上门和线下定点回收两种方式,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快递包装、饮品包装、3C产品等资源的回收服务,市民可进入“绿色全城”小程序,根据提示完成废品回收。“和鲤计划”回收项目是对鲤城构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1+N”体系的有效补充,该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低值回收、智慧回收系统相关软硬件服务,利用大数据看板,全面掌握回收成效,逐步铺开智慧化再生资源网点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绿色全城”回收站点50个、小黄狗再生资源回收柜53个、旧衣物回收设备站点69个、有害垃圾+废旧纺织品箱100个、微站站点11个,回收车辆20辆。
下一步,该区将持续鼓励和支持再生资源龙头企业以连锁经营的方式,联合个体经营户和其他中小企业,加快硬件设施改造和信息化建设,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实现再生资源回收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无害化。
住宅小区“小平台”
长效管理“大合力”
地面崭新整洁、闽南风貌围墙粉刷一新、空中管线整齐美观……当前,鲤城区正全力推进161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不断完善小区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一栋栋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在居住环境改善的基础上,如何长效化保持住宅小区改造成果?这对基层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今年以来,鲤城区大力推进住宅小区长效管理,通过政府牵头、社区协助、热心业主自发组织的模式,让住宅小区实现更大程度的“自治”。长效管理工作开展以来,全区已成立业委会的小区共139个,实现长效管理小区116个。位于海滨街道金山社区的远建花园便是其中之一,该小区以楼栋为单位推选民情观察员,收集物业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群众的意见建议,通过每月近邻共治会协商议事,涉及物业管理的事项由小区业委会形成清单并按时间进度推进,小区党支部进行监督;无法解决的问题则及时上报社区党委。通过建立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力量“四方联动”机制,推动党建引领与居民自治有机衔接,进一步提高了物业管理履职能力,补齐小区长效管理短板。
下一步,该区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完善住宅小区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让居民群众共建共享高质量“品质名城·现代都市”。
见缝插景“小绿地”
绿化惠民“大幸福”
古树名木是“绿色文物”,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近年来,鲤城结合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在口袋公园建设中力推古树公园落地,力争“见树见生活”,让“古树活起来”。
日前,临江街道伍堡社区广益新村的古榕公园已启动建设,预计于本月底完工。施工现场,一株呈倒伏状的古榕树,盘根错节、树冠如盖,犹如一顶巨伞,施工人员正忙着平整场地和安装路沿石。该株古榕树树龄已有200多年,根据《福建省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被列为二级保护树木。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榕树,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今年10月中旬,广益新村古榕公园正式启动建设,前期已完成场地内杂草和垃圾清理。广益新村古榕公园规划建设面积约350平方米,以古榕树为主体,改造内容包括重新修砌树池外围、增种养护植被、重新设置标识牌以及支撑架外圈修饰,还将增设石阶座椅、健身器材等设施。“建设完成后,古树生长环境将得到有效改善,居民也多了一个日常休闲场所。”
近年来,鲤城区不断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和管养力度,通过建设古树公园,将古树景观价值和科普教育功能相糅合,更好地体现古树名木的生态和社会文化价值。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七中沟古榕公园、锦美古榕公园、黄石古樟树公园等3个古树公园。此外,该区还采取古树专项除病虫害、养护、复壮等措施,加强树体保护,同时加强古树周边环境整治,保护古树原生环境。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在列且尚存的古树名木195株,其中一级古树名木53株、二级古树名木142株。(李梦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