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空下,成片的红砖古厝布局有序、气势雄伟,四横五纵的巷陌古色古香、清净幽远,无不诉说着昔日的繁荣。这里是泉港区后龙镇涂坑村,一个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三块“国”字号招牌的“宝藏”村。近日,记者走进涂坑村,与前来阅报学习、参观交流的镇、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及区文旅公司工作人员共学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来之前,我翻到一张涂坑村古民居的旧照片,那时古厝庭院里的地砖凹凸不平,周围环境较杂乱。如今,涂坑整体面貌完全不同了,初步体现了‘文化振兴’成果。”与众人围坐在刘氏家规家训馆的长桌前,记者感叹道。泉港区文旅公司讲解员邱华香说,2017年以来,区里充分利用文物修复等契机,对涂坑村实施了包括环境整治,文物本体修缮,学校、居民房屋拆迁,立面改造,配套设施等在内的综合整治项目,重点梳理了“白石宫—清莲堂—百万大厝—施布口街—祠堂口街—来铺金融街—厦门口市”游览主线,使古建筑群的整体风格面貌一步步变得美观统一。
后龙镇宣传委员刘振华介绍,作为历史文化名村,涂坑村的文化内涵丰厚且特色鲜明,除了建筑文化价值,还包括较好地延续“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文化影响下的涂坑刘氏海商家族辉煌奋斗史,体现和凝练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人文思想的刘氏家规家训等。“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战略部署,我镇将进一步挖掘提炼涂坑村文化底蕴,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源动力、人民致富的催化剂。”他说。
在交流中,针对大家认为的“由于缺乏直观展示文化内涵的载体,涂坑村在留住参观者、吸引更多来访者上显得后劲不足”问题,涂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珍英说,这正是该村下一步完善提升的方向。她表示,得益于省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改善提升项目的扶持政策,涂坑村正对5栋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进行活化利用规划,拟以场景还原方式,打造涂坑文化驿站、红色记忆馆、塗山文化馆、涂坑理论讲堂及涂坑国风馆,带游客细细品味历史故事和传统文化。邱华香则透露,泉港区文旅公司将涂坑村视为重要的研学教育基地,将持续倾斜资源,做大做强“国保”村的文旅和研学产业。□本报记者陈淑华 通讯员郭菲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