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会上,生态环境部为“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授牌,洛江区榜上有名。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涵盖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等六大方面,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的成就,也彰显着一个地区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实现保护与发展共赢的努力与实践。
近年来,洛江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宜居”“绿色兴区”,主动融入“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建设大局,聚焦产城人融合,常学常新“晋江经验”,以“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开拓创新精神,走出了一条具有洛江特色、彰显优势的绿色转型发展之路,成为全省首批获得“国家生态区”荣誉的市辖区。
完善制度体系
夯实绿色之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洛江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原则,着力构建权责清晰、导向明确、多元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体系。以规划为引领,先后组织编制《洛江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9—2025年)》《洛江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同时,出台《泉州市洛江区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进一步明晰各级各部门生态环保工作职责,为构建大生态环保工作格局提供制度保障。充分发挥“绿色考核”指挥棒作用,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构建公益保护法律监督体系,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府院联动,为生态环境保护注入司法力量。
治理保护并举
绘就绿色之美
沿着304县道蜿蜒而上,举目远眺,只见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一片生机盎然。同往日一样,河道专管员黄垫华正在对罗溪镇前溪村开展例行巡查,一旦发现河道出现污水偷排、垃圾偷倒等情况,他便通过手机拍照上报至“洛江智慧河长”APP,及时反馈信息,确保问题得到整改。
作为在全市率先定制化开发建设的巡河APP,“洛江智慧河长”针对水环境治理中污染源排查难度大、问题处置时间滞后等问题,依托GPS、基站定位、云计算等技术,在保障河道管护不留盲区的同时,确保河道问题“即知即改”。目前,全区重点流域、重点湖库、小流域Ⅲ类水质达标率100%。
近年来,洛江多措并举推进生态长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聚焦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开展大气环境治理,推广应用清洁能源,加强油烟污染治理,推进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加快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全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大力实施国土绿化工程,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4.4%。
做强生态产业
成就绿色之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持续发挥绿色生态优势,洛江围绕优先发展智能制造、商贸物流、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做文章,实现生态与经济正向互动。
智造是洛江最大的产业优势。对此,洛江主动融入“制造强省”“制造强市”大局,先后获批省级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市级传感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以产聚才、以产兴城,全力打造新型材料、感知测控、动力系统、传感芯片四大产业,擦亮“智造洛江”名片。2021年智能装备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37亿元。
同时,推进现代服务业多元拓展,生态旅游、汽车服务等产业成型成势,信和新材料、铁拓机械分别获评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示范项目。发展生鲜电商、社区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14个村入选2021年全国“淘宝村”。打造“滨海蓝色旅游、洛阳江金色乡村旅游、山地绿色生态旅游”三大旅游带,全力打响“悠游洛江”品牌,2021年全区共接待游客2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亿元。
落实生态利民
共享绿色之福
城市治理既要有城区扩容的“大手笔”,也需要有细致入微的“工笔画”。走进万安街道院前社区,昔日杂乱的场景已然不见,呈现在眼前的是干净整洁的巷道、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社区内随处可见别具特色的景观小品和文化墙,无不透露出一派自然、清新、舒适的宜居景象。
万安街道院前社区环境的全面改善,是洛江生态城区建设的一个缩影。多年来,洛江顺应新时代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持续推进生态城区建设,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完善“多规合一”规划管控体系,加强重点片区城市设计,高标准推进阳江新城开发建设,抓好阳江片区市政道路等项目建设,实施滨江路沈海高速至南惠高速段环境整治工程,构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系统。同时,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全区城乡范围内建成污水管网约140公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5%以上,建成83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所有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
生态环保任重道远。下阶段,洛江区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展现新担当,全力践行“两山理论”,巩固拓展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成效,切实走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黄秋莹 陈伟强 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