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着一袋生活垃圾,下楼走进一处智能回收站,在电脑屏幕前按照指引类别点击相应按键,分类投递,系统可智能称重、智能识别,将相应环保金返现到用户账户,从而实现垃圾分类目标。据本社媒体报道,日前,泉州市区多个小区已配置“小黄狗”智能回收机,引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
长期以来,垃圾分类推行的难点,除了部分居民“不会分”外,更多人“不愿分”也是症结所在。而依托互联网、智能回收等先进技术,以柔性奖励机制让“生活垃圾系统”与“再生资源回收系统”两个网络有效衔接,不仅打通了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堵点,也进一步唤醒市民的环保意识,可谓一举两得。
追溯起来,早在2000年6月,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就被确定为全国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又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及面逐步推进,却依然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大众知晓率低、投放准确率低、资源利用率低正是垃圾分类向纵深推行的瓶颈所在。
揆诸现实,垃圾分类虽经过多年的不懈推广,其分类标准依然让很多人“傻傻分不清楚”。比如,外卖餐盒是不是可回收垃圾?嗑瓜子吐的瓜子壳是餐厨垃圾还是其他垃圾?用过的湿纸巾是可回收垃圾还是其他垃圾……这些在网上被作为段子调侃的垃圾分类趣事,在现实生活中却实实在在困扰着大多数人,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如何深入人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市民认认真真进行分类,环卫人员却“混装混运”的现状也消解着一些市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更倒逼着垃圾分类从收集、存放、运输、处置整个流程实行闭环式管理,成为一项系统性工程。不得不提的是,多年来,国人进行垃圾分类的获得感不强,也无形中制约着部分人对垃圾分类的接纳度与参与度。因此,要进一步激发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主动性,就必须尽量减少垃圾分类的个体成本,提高大众的成就感与获得感。
我国人口众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个人的环保意识也参差不齐,较之发达国家,在垃圾分类上的复杂性与难度可想而知。因此,作为一个长期性的过程, 垃圾分类不可能一蹴而就,亦需要几代人的坚持与努力。而要让垃圾分类从行为到习惯积微成著,则需要以接地气的行动去引导大众观念的变革。
其实,垃圾分类不只是简单的垃圾分拣投放,更是生产生活方式观念改变的体现,在国人环保意识空前高涨的当下,能不能做到垃圾分类,也直接反映个体乃至一座城市的生态素养和文明程度。分类投放是生活垃圾分类的源头,家庭作为产生生活垃圾的主体,在垃圾分类中理应成为第一责任人。而要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就要把家庭生活垃圾治理作为重要突破口,在让其成为提高群众生活品质着力点的同时,也让其成为展现城市文明形象的发力点。
垃圾分类是实现减量、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是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在垃圾分类问题上,要让更多的人实现从“要我分”到“我要分”的观念转变,相比单向的宣传与说教,务实的行动则显得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