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版:清源 五味斋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2年12月20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3 上一篇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本期话题
微信朋友圈
(江一尘 绘)

半开半闭朋友圈

□王红波(泉州市审计局干部)

人们渴求被关注,获得某种程度的存在感,微信朋友圈应运而生,在虚拟的世界里,隔空驾起了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开饭前,先给朋友圈“吃一下”;旅行时,朋友圈全程记录足迹;心情大悦或萎靡低落时,有兴高采烈的呼喊,也有含蓄的浅吟低唱。在这里,人们把心情静静诉说,把日常点点分享。

但不知道从何时起,不少人悄悄将朋友圈“半开半闭”起来。闲暇之时,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曾经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一幕幕如在脑海过电影一般,脉络清晰。也许是人到中年时的孤寂,不觉间我打开几个久未联系的老战友的朋友圈,想了解一下大家近况,结果发现不少人的朋友圈都设置为“仅三天可见”。

本想打几个字聊一会儿,但输入完毕,手指却在按下“发送”之前缩了回来。内心不免失落,算了,还是不要去打扰他人。

我有一个很要好的战友,热爱旅行,又是美食家。我经常看到他的朋友圈全程记录旅行的足迹,或烧得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引来点赞无数,评论互动更是火热。但近来,我很少看到他发朋友圈了。问其缘由,原来是有人数落他“整天炫耀”。这位战友难免感到失落,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喜欢分享,乐于通过朋友圈诉说日常,表达心情,并无炫耀之意。但这种误解,无疑打击了他的热情与执着。

人与人交往,因认知经历志趣爱好等不同,一拍即合者少之,心心相印者乏之。就拿点赞和评论来说,现在大家更乐于点赞,评论者寥寥。点赞之义,就是“我看到了”“我关注了”“我欣赏了”。

不便评论,怕引起误解或伤害对方,是人们选择点赞的主要原因。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于是,微信开发了新的功能,朋友圈谁可见,谁不可见,可谓是顺应市场需求。不!是顺应人际交往需求。

我经常看到朋友凌晨独酌后在朋友圈的呐喊,生活的本来面目全镜出演。但第二天,又看到他精神焕发地投入工作事业之中。于是,他删除了昨夜的朋友圈。

朋友圈变成“三天可见”的原因很多,有路过围观而不留下足迹的漠然,有生活中的冷暖自知悲苦自渡,当然也有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谁解其中味,恐怕只有设置“三天可见”的人知道。

尽管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有很多无奈,但我要说的是,请不要吝惜你的掌声,也许有时候,你的掌声会给一个失落的人带来自信与希望,朋友的一声回应,一句感恩,也给自己心灵喝上一杯浓情的咖啡。

真诚永远是打开人际交往大门的“金钥匙”,但愿“三天可见”不要变成人际交往的“隔离墙”。

问 候

□郑阿玲(自由职业者)

近日身体不适,中西医都去看,也只是缓解,平日里极其简单的动作,诸如弯腰捡个东西或者拉下鞋后跟,此刻都变得极其困难。得分一二三好几个慢动作才能完成,有时候甚至完成不了。早上发了一条朋友圈感慨下:能跑能跳会说会笑就是幸福。配图一只老虎跷着二郎腿喝着盖碗茶。

下午再拿出手机的时候,发现点赞、留言者颇多。留言无非三种,一类表示赞同,一类表示“仅有此不足”,还有一类表示关心,交代要照顾好自己。看罢,对赞同者回复握手,对认为“不足者”回复微笑,对关心的回复表示感谢和祝福。

晚上收到友人发来的微信,只有一个问号。

我回了一个无奈的表情加几个字:老骨头了,腰肌劳损。

友:哈哈,终于承认老了。

我:败给现实。

友发来一个挤眉弄眼的表情,外加一句:现实不背这个锅。我则调侃般地回了一个愤怒的表情……

记得第一次申请微信号还是在十年前,是在小伙伴的帮助下申请的。这十年间很大的一个变化是电话费用不完,但手机流量却一再提高。不要说跟家人的联系经常都是微信留言,就是一双手就能数得过来的老友,也都隐藏在点赞和文字背后。不同于二十年前的写信或者打电话,微信上面的交流带来的更多是便捷、快速、简短、生动。表情、图片成了交流的一部分。对于“社恐”来说,或许是一种福音,不想说话或者不知如何表达的时候,一张图片化解尴尬。

而朋友圈成了了解彼此生活动态的窗口,在屏蔽了大部分的微商后,剩下的就是生活。分享的文章、记录的文字、图片,如果这些背后是你足够熟悉的人,自然能窥见其真实的状态。一个朋友开了一家瑜伽馆,日常分享课程和记录生活。但哪天你看到她一天发了六七条朋友圈,不用问就知道她在焦虑了。如果刚好我自己状态也不好,就发一个拥抱的表情;如果刚好状态好,就多打几个字表示关心。实在懒的时候,就点赞下,表示我在。

某一日,跟友人谈及这样的关心方式有没有实际帮助。得出结论是有,但只是如此是不够的。所以我们才会偶尔线下见面,偶尔关注彼此的公众号里的长篇大论或流水记录。便捷的联系方式,其实是一种大筛查,十年下来微信里的朋友还在增加,但通过微信联系日后成了朋友的却极少。更多的是安静地躺朋友列表里,过年过节被群发信息激活下对话窗口。也算是便捷、快速、简短、生动的联系方式,让卷入快速运转的生活方式的我们,挤出那么一点时间关注远方,表达爱意。

不刷朋友圈

□范云英(泉州市龙门滩水资源调配中心

党委办副主任)

微信朋友圈一上线,便迅速改变十亿网民的生活。家里那台天天引发抢夺大战的电脑,最后因无人问津被移进了杂物间,电视成了老人和儿童的专利,或者直接成为摆设;曾经在文艺青年和知识分子中风靡十几年、让马未都要“向这个时代致敬”的博客,几个月都没登录一次,就连QQ,似乎也黯然淡出了很多人的生活。

每天7.8 亿人进入朋友圈,1.2 亿人发布新消息,人们刷朋友圈可谓刻苦耐劳、孜孜不倦。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刷,午休刷,等车刷,走路刷,吃饭刷,坐公交乘地铁刷,晚上睡觉前最后一件事还是刷,长的一天刷三四个小时,短的恐怕也有一两个小时。时间去哪了?朋友圈。

刷朋友圈的时间如果用来阅读,两天就能读完一本书。可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能认真读完一本书,不是不读,是失去了专注的阅读力。碎片化的浅阅读把注意力也切成碎片,看一篇文章,没两页就停下来,想起哪个评论没回复,自然要顺便浏览下对方朋友圈和带红点的消息,看到有人说到天气,于是点开预报,接着就乘着寒流云游“俄乌局势”了。就算是亲友会餐,同学聚会,陪女朋友,带孩子,也要时不时点一点朋友圈,心神不宁好像就要错过几个亿。

最可怕的是我们不再思考。以前大事小事都要琢磨出一个道理,一有时间就坐下来写成文章,剥茧抽丝、洋洋洒洒。现在看到天要塌了,要么拍张照片发朋友圈,配上“有请高个子”几个字就过去了;要么就是不停刷朋友圈,看到这里那里有高个子的鸡汤鸭汤,果断转发,再没去思考天为什么会塌、如何才能让天不塌。

不深入思考的民族走不远。好在,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不刷朋友圈,还把它设置为“仅三天可见”,让它成为记录生活的后花园。如果那些热衷于刷朋友圈的朋友哪一天停下来,也许就会发现那个在聚会上从不点开手机的“土鳖” “古早人”,已经默默变成了某企业家、某艺术家或者其他的什么家。不信,试试。

3 上一篇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闻
   02版:时政·要闻
   03版:时政·关注
   04版:都市·民生
   05版:都市·民生
   06版:都市·社区
   07版:经济·资讯
   08版:经济·资讯
   09版:经济·财富
   10版:地方新闻
   11版:综 合
   12版:旅 游
   13版:健 康
   14版:清源 五味斋
   15版:文 体
   16版:看天下
一切遇见,都是最好的安排
每日佳句
愿有岁月可回首
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