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扎灯、刻纸灯、针刺灯、子母灯、走马灯、料丝灯、多角灯、宫灯……昨日,在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第五层举行的“世遗泉州·福兔呈祥”传统精品花灯展亮灯,各类花灯璀璨夺目,不少市民和游客带着孩子赏灯。馆里还开展丰富多彩、互动性体验性强的元宵节活动,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庆氛围,市民游客其乐融融闹元宵。
300多盏精品花灯璀璨夺目
第五层的花灯展区刚亮灯,便有不少人前来观赏。李女士特地带着孩子来看花灯,她们在花灯展区来回走了两三遍,细细品味映入眼帘的花灯,还时不时拍照留念。放在地上的4盏四季花灯引起李女士女儿的注意,她站在旁边要求母亲帮拍照片。“我很喜欢这4盏四季花灯,会转动,很好看。”李女士的女儿告诉记者。
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花灯展区有两个,一是第五层的临时展区,展出花灯近200盏;二是第二层的常设展区,展出花灯100多盏。集合了彩扎灯、刻纸灯、针刺灯等泉州传统代表性灯种,均是泉州市花灯非遗传承人的代表性作品。
人随灯走徜徉灯海
记者在第五层的花灯展区看到,花灯的高度与人的脸部平齐,市民游客不用抬头就能观赏花灯,大家在花灯展区走动,形成一种人随灯走、徜徉灯海的独特景象。在第二层,除了花灯展区的花灯外,通道上也挂满了各色各样的花灯,流光溢彩,很是漂亮。
“今年的花灯布置与往年不太一样,我们注重便于人们的观赏,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泉州市艺术馆馆长、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丁聪辉说,今年花灯布置主要有三个特色,即分散挂灯、集中呈现、降低高度。分散挂灯主要是在第二层的通道和各层都挂一些灯,让市民游客走在馆里都可以看到灯;集中呈现主要是在二层和五层集中展示;降低高度就是降低悬挂花灯的高度,人们不用再抬头看灯,方便人们赏灯。
丁聪辉说,今年的花灯在创作上也有不少的讲究和创新,在传统精品花灯的基础上融入了科技元素,加上世遗元素、福文化、茶文化、海峡两岸文化等,看点十足,也丰富了群众的赏灯体验感。他说,就像4盏四季花灯,以春天的四叶草、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菊花、冬天的梅花为造型,在传统花灯的工艺上融入现代科技,科技感满满,动态十足,很受市民游客的喜爱。
值得一提的是,第五层的花灯展的时间为2月3日—7日每天的9:00—17:00。第二层的花灯展为常态展,平时都有开放,市民游客随时可以前往观赏。
沉浸式体验非遗项目
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由五层楼组成,二、三、四层为常设展区。三层展示主题分“民俗之风,浓情闽南”和“泉腔之韵,晋唐遗响”两个部分。“民俗之风,浓情闽南”展示泉州民俗文化,以及传统舞蹈、体育、杂技、游艺、医药等项目。“泉腔之韵,晋唐遗响”展示的是闽南语的魅力。在该层,有梨园戏、南音、木偶戏、高甲戏等项目活态展示,每天有六场,市民游客可以前来沉浸式体验。四层展示主题为“天工之巧,匠心营造”,重点展示泉州传统技艺。在这层,有木雕、木偶头、香道、漆线雕、织画等非遗项目活态展示,市民游客也可前来体验。
此外,泉州市艺术馆、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月2日(正月十二)至2月5日(正月十五)举行非遗工坊展示展演、“海丝小艺苑”非遗专场演出,将泉州非遗瑰宝集中呈现,也让动态展演与静态展示相辉映,让广大参观者近距离感受非遗之美。
□本报记者 王金植/文 陈明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