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时政·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3年2月28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公共政策核心是实现科学引领和重视成果落地”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论道”创新发展

编者按

27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扩大)会暨“华大讲堂”第99讲,邀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深圳市政府原副市长唐杰和厦门海辰储能首席技术代表潘纬韬分别作专题辅导讲座。

会上,唐杰以“深圳创新增长与公共政策”为题,从深圳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历程、政府公共政策与创新发展转型等方面,通过生动的案例、翔实的数据、清晰的图表,深刻剖析了“深圳奇迹”背后的成功“密码”。潘纬韬带来了“锂电储能的生态和未来”专题报告,就双碳目标与新型电力系统、储能技术概览、锂电储能生态圈、储能热点技术、储能的价值公式等,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解读。

本报今日特刊登两位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昨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深圳市原副市长唐杰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暨“华大讲堂”第99讲上,带来《深圳创新增长与公共政策》专题讲座,从创新经济学的视角,介绍了深圳经济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历程,并通过梳理深圳市具有代表性的推动经济创新增长的发展规划与公共政策,归纳出城市公共政策制定的核心是实现科学引领和重视成果落地,为泉州构建高水平创新体系带来启发。 □本报记者 许雅玲

要有多样性产业也要有高密度研发

深圳经验 南山科技园区

深圳经济特区自创设以来坚持牢记使命,坚持秉持邓小平、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改革开放精神。深圳博物馆的一张1981年7月1日批准的引进外来料加工鱼钩的营业执照,最能真实反映深圳经济起步阶段极低的生产力水平。

如何快步从模仿者成长为创新者?在深圳南山科技园区,过去十年间不同类型的企业之间聚集密度明显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对多样性和聚集密度提高表现得十分敏感。这是因为共享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而产生了密切的技术交流和人才流动,形成了知识溢出和人力资本溢出相互促进。

泉州启示 打造高密度技术研发区域

产业多样性是创新企业持续向上攀登的通道,是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础。深圳和泉州一样都拥有多样化的产业,但深圳有高密度的技术研发区域——南山科技园区,该区域与其他区域进行密切的技术交流和人才流动,形成了知识溢出和人力资本溢出相互促进,促进周边产业的创新协同、共同发展,泉州也可推动形成这样高密度的技术研发区域。

以节点创新获得“滚雪球”效应

深圳经验 节点创新竞赛

深圳创新模式的本质是节点创新。节点创新是企业间的创新竞赛。任何复杂产品的生产过程都可转变为一系列不复杂产品降维分解创新过程,是突破复杂卡脖子技术的关键,获得了1个节点是小微企业,获得了3~5个节点是中小企业,节点再增加会走向集成型创新企业。众多企业围绕着产业链竞争,不断获得节点的过程,不仅是企业强化创新的活力之源,也是产业集群的生命之源。

泉州启示 创新也要专精特新分工

深圳是专精特新分工创新发展的典范。这对于泉州的启示就是要建立高度细分的产业体系,不断向节点靠近,中小科创企业获得小节点而形成专业化生产者,具备了持续创新能力,众多企业形成一个专业化竞争系统,产业链的节点增长与产业集群同步扩张,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滚雪球”效应。

以制度供给滋养蓬勃创新

深圳经验

用政策成功导引创新

深圳科技创新产业取得成功的要素有很多,其中离不开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推行。那么,公共政策是如何影响深圳创新发展的?1995年4月,深圳颁布《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确定高新技术方面的重点产业及25种重点产品、70个重点项目,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思路。到1998年底,全市共有521家研究开发机构,其中企业设立的477家(占92%);全市科研人员90%集中在企业;全市的科研经费90%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企业。

再以渐进式科技创新发展壮大的机器人产业为例,2014年11月,深圳出台《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及配套的实施政策。2020年,深圳机器人企业达842家,机器人产业总产值达1434亿元,是规划前产值的8倍。机器人产业集群的发展,为机器人技术与产品创造出日益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新技术突破的知识来源,成为深圳智能制造业发展重要方向。

泉州启示

制定清晰准确可落实的规划

政府要制定支持创新增长的公共政策,形成长期稳定的创新制度供给,建立一套与发展相适应的评价体系、行动方案及准则,以及相应稳定的配套政策,为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和后勤服务,同时引导和鼓励企业进行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创新。

特别是当前,泉州重点发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制定产业规划时,创新指向、创新重点、关键技术及应用方向要有清晰准确可落实的界定。在政策落地实施时,要提升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整合产业链优势资源,鼓励细分领域专业化、精密化、重点突出、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

发挥公共科研院所强大支撑作用

深圳经验 校企合作带来创新强崛起

到2000年,500多家深圳企业研究所与全国130多所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科研成果转化率高达90%左右,深圳市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进入全国前列,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从146.2亿元增加到819.8亿元,华为、中兴通讯、科兴、腾讯、迈瑞、比亚迪等崛起。

泉州启示 更重视大学与公共研发载体

从长远来看,大学研究是科学发现的主要来源,企业是科学产业化的实践者,将大学与政府研究机构的科学洞见源源不断地合成创新增长的不竭动力,是重大的历史使命。要坚持市场为导向,突出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高度重视规划实施中对研究开发项目和重点学科资助所产生的创新引领作用,增强了大学与公共研发载体对创新的重要支撑作用。

今日中小微明日“生力军”

深圳经验 大规模支持带来高水平创新转型

2013—2015年,深圳市科创委连续实施了大规模的中小企业创新支持计划。7000余家中小微企业在创新政策支持下,增加值净增加量超过700亿元,占到了同期全市GDP新增量的16%,优质、强劲、高水平的发展实现了“冉冉新生”“推陈出新”的创新转型。

泉州启示 创造创新企业蜂聚效应

聚焦中小微企业差异化需求,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及不同需求的中小微企业,出台创新资助政策,创造创新企业的蜂聚效应,以创新带动创新,以企业家聚集带动更多中小微企业创新。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要 闻
   02版:时政·要闻
   03版:时政·关注
   04版:都市·民生
   05版:都市·社区
   06版:都市·法治
   07版:经济·资讯
   08版:经济·资讯
   09版:经济·财富
   10版:地方新闻
   11版:综 合
   12版:旅游
   13版:健 康
   14版:清源/新悦读
   15版:要 闻
   16版:看天下
“公共政策核心是实现科学引领和重视成果落地”
聚焦“双碳”战略 抢抓储能赛道爆发机遇
“泉州和深圳都是实干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