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的20日和最后一个周日,南安梅山蓉中村81岁的独居老人李聘水总会兴致勃勃地来到村老年活动中心,20日上课,周日则参加趣味活动。对他来说,这两天是每个月最开心的日子。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养老服务从“基本养老”向“品质养老”跨越发展,2021年11月,蓉中村推出老年晚晴文娱工程(以下简称“晚晴工程”),包括每月为老人至少上一堂课、每月至少开展一场趣味活动比赛、每年为60周岁以上老人至少发放一次慰问金等。坚持1年多来,老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更充实,心情更愉悦。近日,记者到蓉中村探访该村“品质养老”的开展情况。
活动时间固定 老人参与成习惯
2月26日是2月的最后一个周日,又到了每月的趣味活动时间,李聘水老早就期待这天的到来。早晨,他吃完早饭,骑着电动车来到老年活动中心,和老伙伴们打招呼。因为身体原因,他没有参加乒乓球、保龄球等体育项目的小竞赛,仅在一旁观赛、助威,但乐在其中。“镇村干部都很关心我,志愿者也常来看我,我什么都不缺,就是和年轻人聊不到一块去,还是和老伙伴有话说。”他笑道,平时,他也会来这里看报纸、和老伙伴聊天,但每月的这两天人最多,特别热闹,他一定会到。当天,还有夹珠子、套圈圈等锻炼老人手眼协调的游戏,约200名老人来参加活动,现场欢声笑语不断,赢得竞赛的老人喜滋滋领回小礼品。
“蓉中村有700多名老人,此前,村老年协会常常组织此类活动,持续多年,但没有固定时间,采取临时通知的方式,比较松散。有的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看不到微信群的通知,想参加却错过了。”晚晴工程理事会66岁的理事李昆明介绍,从2021年起,村里开展晚晴工程,建立长效机制,成立由13名理事组成的理事会,对应每个村民小组,并将活动时间确定下来。“每个月雷打不动组织这两次活动,只有2022年3月因疫情原因停了一个月,好多老人还怪不习惯的。”他笑着说。
在现场,记者还遇到68岁的李玉宁、71岁的李燕集和72岁的黄敏智,他们均是理事。“我们有的企业退休、教师退休,有的务农,虽然上了年纪,还是想为村里做点事。”李玉宁说,理事个个都是热心肠,每月除了按期提醒参加、组织活动,还会注意老人的参与情况,比如发现有的老人连着两个月没来,就去家里看一下,如果有需要帮助的情况,就向村干部反映。平时,他们也帮着调解家庭矛盾、介绍工作和对象,“大家都挺信任我们。”黄敏智也说,每个月都很充实,家人也支持她“老有所为”。
上课就是听故事 丰富老人精神生活
在不少老人心里,上课是件很枯燥乏味的事,不爱听也听不懂。但晚晴工程设置的课程,几乎每次都能吸引200多名老人来听。“我们不搞‘高大上’的课堂,而是‘故事会’,请身边人讲身边事。”村党委书记李文彬介绍,“老师”来自老年协会、小学、派出所、法院、卫生院和医院等,课程内容涵盖党史、家族史、民俗文化、交通安全、反诈宣传、健康养生等,以讲故事的形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国家利民政策,让老人听得懂、听得进。
76岁的刘阿婆切身感受到大家听课后的变化。“以前,子女去上班,孙女去上学,我一个人在家很无聊,没事干。跟厝边邻居也都是聊家长里短,我说一说媳妇的不好,他挑一挑女婿的毛病。”她说,“听了几次课后,觉得很有意思,现在遇到邻居,聊课上听的故事,不理解的地方再讨论一下。”她得知蓉中村近年来获得许多国家级荣誉,对家乡更有荣誉感、归属感,还让儿子捐资为家乡做公益。
“俗话说‘人闲是非多’,过去农村老人聊天话题单一。在‘每月一节课’的潜移默化影响下,老人来上课成为一种习惯,不知不觉中话题也被转移、改变,陈旧观念被打破,大家树立紧跟时代步伐的思想观念。老人高兴了,家庭就和睦,促进社会和谐。”李文彬说,晚晴工程的物资来源为企业、单位捐赠,形成共同关注、参与养老事业的氛围,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我们希望老人们从领到村里福利时‘笑一次’,到转变思想观念‘天天笑’,无形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本报记者 陈灵 黄耿煌 通讯员 刘佳 胡婷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