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黄耿煌 通讯员陈鑫炜 黄瑜鹏)日前,南安市出台《南安市建设先进制造业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五大方面17条措施,力争到2025年南安制造业人才总量突破10万名,建成高水平科研平台和新型科研机构等高能级制造业人才平台20家以上,布局特色鲜明、产出效益显著的创新综合体10个以上,实施技术水平先进、应用前景广阔的科创项目20项以上,培育行业急需的专业化服务机构20家以上。
在打造高素质制造业人才大军方面,《方案》提出,围绕构建“4+2”现代产业体系精准引才育才,沿着产业链建立人才需求库,制定产业专项人才政策,落实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联动机制。同时,深耕产教融合,打造行业认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支持创办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创新实验班。加大高校毕业生招引,探索“订单式”“冠名班”等多元化培养方式,推广“人才合伙制”等,创新灵活用智模式。
在高能级制造业人才平台方面,提出打造点面结合科创矩阵,主动融入全省沿海科创走廊布局,加强上海大学南安研究院、同济大学设计创新中心运作,高标准建设南安华大石材产业技术研究院。同时,筹划建设各类创新载体,构建“一廊多中心”的科创矩阵,形成创新人才集聚的“磁吸效应”。培育产业急需平台,积极嫁接国内外优质平台资源,新增一批根植行业、共建共享的高水平科研平台。
在做强高产能制造业创新综合体方面,提出构建创新雨林,结合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探索把亩产人才、R&D投入强度、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占比等作为重要指标,提高园区的人才“浓度”、科技“含新率”。拼图熟化创新链条,提升高端人才创新项目在南转化率。布局创新飞地,鼓励制造业龙头企业到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人才密集区设立科创孵化基地、离岸创新中心、飞地研究院等,科学整合利用、转化落地国际国内创新资源。
在实施高质量制造业科创项目方面,畅通科技成果供需对接,组建职业化“科技红娘”队伍;强化产业协同创新,推广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攻坚行动,对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能实现重大产业突破的高水平人才团队和项目,“一事一议”进行集成式、组合式支持。
此外,还将培育高水平制造业服务机构方面,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高水平服务机构和高素质从业人员数量翻番。探索打造科创“中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