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斤重的铅衣是她们的护身铠甲,精湛的技术是她们的制胜法宝,面对高难度的心脏介入手术,她们“举重若轻”,肩负起为患者去除“心魔”的重任。昨日记者走近这一群离心脏最近的“铅衣玫瑰”,聆听她们的故事。
身穿铅衣
边手术边安慰患者
今年39岁的黄茜雯是泉州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起搏电生理亚专科的一名女医生。记者到达医院时,她正在为一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介入室里,她注视着显示屏,将手上的导管顺利地推送至心脏,手术前缓慢跳动的心脏,在起搏器的带动下恢复了正常的节律。那一刻,柔弱的她穿着沉重的铅衣,矗立手术台前,俨然一名战胜对手的战士。
心脏介入手术对医生的技术要求非常严格。介入医生借助射线标测进行细致分析及观察,让导管在细窄的血管中游走,走向走势全凭手上力度的灵活调整与把控。更难的是,在手术过程中,病人是清醒的状态,难免紧张或者不适。医生在专注手术的同时,还需要随时安慰病人。
“我们常常把自己比喻成电工,主要就是处理心跳不规律的情况,通过运用射频消融术或是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方法治疗心律失常。”黄茜雯说,心脏介入细分为起搏电生理、冠状动脉介入、结构性心脏病等多个亚专科。考虑到起搏电生理需要更为细致、耐心,在老师的建议下,她选择了这一方向。专注十几年,如今的她已可独当一面。
“90后”女医师张静怡是该科室从事心脏介入年龄最小的女医生之一。与黄茜雯不同的是,她主要做的是冠状动脉介入,专门处理心脏血管的问题,比如急性心梗等。在这个特殊的科室里,与“死神”赛跑的场景时常上演,但对于从业不过5年的张静怡而言,这样的场景她已能够处变不惊。“介入手术对于医生的要求极高,我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她说道。
不惧辐射 为挽救生命而努力
由于介入手术的特殊性,为了尽量减少辐射所带来的伤害,医护人员不得不在手术服里多穿一件重20多斤的铅制防护服。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简直是“举步维艰”,但介入室的医生早已习以为常。如果碰到手术日台数较多,可能要从早忙到晚,一天下来常常是精疲力竭。由于负重且长时间站立手术,黄茜雯的肩颈、腰部都落下了职业病,经常会有酸痛感。
张静怡坦言,实施心脏介入手术,既要会细致的操作,又要能够扛得住高强度的压力,还要抵挡得住射线的危害。因此,科室里做介入手术的女医生并不多,纵观全市也是少之又少,据不完全统计,总数不超过10人。“既然选择了这个岗位,大家并不会因为性别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所有人都在为挽救患者生命而努力着。”
黄茜雯的研究生导师林荣教授,也是一名女介入医生。谈及自己的老师,她满脸钦佩。作为泉州心脏介入领域的开拓者,林荣教授仍然是介入手术台上的“不老松”。在她的培养下,一批批年轻的介入医生逐渐成长并成为科室的骨干。
家人支持
成为最坚强后盾
作为女性,既要工作还要兼顾家庭,很多人经常会陷入两难。黄茜雯坦言,家人常会担心她的身体,但更尊重且支持她的工作。她的婆婆主动承担起照顾孩子的重担,成为她坚不可摧的“大后方”。“我婆婆总是会给我做好吃的,让我多吃点补充营养。”
张静怡告诉记者,她的父亲是一名乡村医生,她从小耳濡目染渐渐对医学产生了兴趣。对于自己的选择,父母都非常支持。“刚参加工作时,由于没有临床经验,会有挫败感,我父亲总会鼓励我。随着经验的积累,我变得更自信了,在面对突发情况也会更加从容。看着自己治疗的病人恢复健康,感觉再苦再累都值得。”
可能是女性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加上认真周到的工作态度,两人与很多患者成了朋友。她们时常会收到患者家属发来的短视频。“他们会分享患者术后的状态,开心地告诉我们患者恢复得很好。闲暇时翻看这些视频,心头总会涌上一股暖意。这也是我们一直坚持下去的动力之一。”
□本报记者 郭芳蓉 苏凯芳 通讯员 陈祥莺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