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点动植物反应、水位水温等正常,观测环境良好。”每天,鲤中街道清正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阮明萌都会到百源清池“打卡”,她可不是来欣赏风景,而是来观测水环境、生物等是否有异常变化。近日,鲤城区在百源清池边设立地震宏观观测点,阮明萌正是该观测点的观测员。
据介绍,动植物异常观测是地震宏观测报的重要手段,大量的震例资料表明,地震发生前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例如地下水变化、动物恐慌不安、地声、地光等,地震宏观观测点的设立,正是为了有效观测这类地震前的异常变化,为地震趋势分析提供更多的前兆依据。
“鱼类是地震宏观观测的主要对象之一,经前期实地考察勘探,我们发现百源清池的鱼苗种类多,在地震宏观观测上有很大优势。”鲤城区区地震办主任张芳钎告诉记者,当前,鲤城区共有两个地震宏观观测点,另一个位于金龙街道后坑社区大乡钓鱼场。 据介绍,每个观测点均配备一名观测员,主要负责地震宏观现象的观察与观测,一旦调查核实存在地震宏观异常现象,必须立即上报相关部门。据张芳钎介绍,接下来,他们还将加强人员培训,严格落实地震宏观观测工作职责、合理处置应急突发异常情况。
市民如观测到异常情况,应冷静对待,可向宏观观测员报告,也可向应急管理局反馈。此外,市民可以关注福建省台网中心发布的权威信息,如关注“泉州市地震局”微信公众号,查询地震速报以及应急避难场所等信息。目前,古城已建成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终端166处,市民也可通过身边的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终端、预警专用广播以及地震预警APP获得预警信息。
(本报记者殷斯麒 王丽虹 通讯员李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