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2022年学术年会暨“世遗时代·文化交融与互鉴”论坛主旨发言在泉举行。主旨发言中,来自福建师范大学、泉州师范学院和闽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和专业研究机构的8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畅谈闽南文化,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本报记者 陈智勇
以闽南文化探索海洋文明盛衰的规律
“一千年前,闽南人以龙骨、水密隔舱、升降舵的开创性技术建造了福船,以水罗盘改革提升远航技术,以丝绸、瓷器、铁器等商品‘征服’世界,开创了灿烂的泉州刺桐港,成为宋元中国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厦门市闽南文化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耕说,六千年来人类走向海洋至少有五次高潮,其中两次与闽南人密切相关,闽南文化是海洋文明的典型代表。
陈耕认为,要重新研究中华海洋文化的历史,探索闽南文化在其缘起、发展、高峰、变迁、衰退、转型环节的历史经验、教训和智慧,寻找海洋文明盛衰的规律,探讨海洋强国的发展路径。
活态传承闽南文化提升软实力
“闽南文化是闽台区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子文化,其内涵丰富,既有中华内陆农耕文化普同性的基本特征,又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独特气质。”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博导林国平教授说,海洋文化的独特气质决定了闽南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张力,同时也是闽南文化能够独树一帜的根本之所在。
林国平说,闽南文化实际上是活态的文化,是与时俱进的文化,至今仍在闽南人中广泛传播,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该用积极的态度来对待闽南文化,把遗产这一宝贵的资源转化为“资本”,全面提升软实力。
全面建构泉州学学科体系
“泉州是一个十分迷人的地方,因为泉州文化无论古今都是那么的厚重,要全面建构泉州学学科的知识和理论体系。”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荣誉指导、泉州师范学院原副院长林华东说,闽南文化、泉州现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有必要建立一门学问,去提炼和升华几千年来泉州所形成的特色,构建一个知识和理论系统。
林华东说,发展泉州学需要从历史现象中探索“是什么”,从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解读中回答“怎么会”,从人的主体和文化的底蕴中告知“为什么”,从历史发展规律中剖析将来“会怎样”。
闽南文化助力泉州成功申遗
“文物真实性和人民性的两方面特点,对于2021年泉州申遗成功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所主任何振良研究馆员说,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必须保护文物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泉州天后宫几乎完整延续了元明时代的建筑规制与风格,对于此次申遗来说,在文物真实性方面非常具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