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2022年学术年会暨“世遗时代·文化交融与互鉴”论坛·青年论坛举行,来自省内近10位闽南文化研究知名青年学者,畅谈闽南文化最新研究成果,展示新成绩新方向。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泉州学研究所所长林丽珍担任此次论坛召集(主持)人。她说,与会学者多为博士,理论水平较高,代表了闽南文化研究新的方向,他们的分享视野广阔、内容丰富,对闽南文化的研究深入具体、见解独到,并紧扣闽南文化这一主题主线,从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等角度展开阐述,进行深入的交流和研讨,具有广泛的启示价值。□本报记者 陈智勇
先贤名家研究成关注焦点
闽南大地,贤者云集,名家辈出,对人物及其思想的研究成为此次论坛的关注焦点。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中心副教授王志阳博士运用朱熹的“理一分殊”方法,探析对理解和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的意义。“理一分殊是朱熹认识和处理世界普遍性与具体性的重要方法,其中理一是根本,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分殊是表现形式,决定事物具体特征及行为方式。”王志阳说。
闽台民间信俗与文化也是此次论坛关注的话题之一。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漳州城市职业学院黄道周与闽南文化研究所所长郑晨寅分享了《“訏谟定命”、“允为先正”与“广惠苍生”——闽南谢安信仰的文化分析》。他说,作为东晋高门世族“王谢”世家的代表人物,谢安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典型人物;其神化后,根源于圣贤崇拜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想象的共同体”,又在闽南民间形成“广惠圣王”“广应圣王”信仰,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跨越千年的“宋元海丝宴”
此次论坛也有全新的领域,中国饭店协会地标美食专家组成员、厦门市百年老字号研究院副院长许晓春分享了《泉州石狮“宋元海丝宴”的复原、呈现及其文化意义》,许晓春作为“宋元海丝宴”暨《山家清供》历史文化及烹调技能挖掘研究专家组组长,与石狮市有关方面一起,全面参与“宋元海丝宴”整体复原的全过程,历时数月,以闽南饮食文化和世遗文化的接轨为切入点,大获成功,现“宋元海丝宴”已入选全国地标美食名宴。
“南宋石狮籍美食家林洪的《山家清供》,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菜谱之一,是宋代民间食谱的集大成者。”许晓春说,在泉州入选世遗的大背景下,展开这样一场系统化、多维度的人文美食复原行动、一次跨越千年的宋元海丝文化之旅,新时代的世遗文化阐扬,正呈现出更丰富的可能性。
也有学者对闽南地方文化艺术展开研究。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理事、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中文系主任王伟教授分享了《大变局中的闽南戏曲论述:以“区域文化治理视野下的闽台歌仔戏百年大变局”课题研究为例》,探讨歌仔戏在两岸百余年来的发展历史及其铭刻的共同记忆与共有经验,论述其与闽南族群身份认同建构的辩证关系,进而挖掘中华美学精神在闽南戏曲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