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版:教 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23年7月10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搜索:  
下一篇 4 放大4 缩小6 默认2       
我市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与区域产业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为地方企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持,实现“三方共赢”
学校尝甜头,学生企业得实惠
黎明职业大学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学生开展实训
泉州师范学院轮机专业教师在集控室现场教学

校园里有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企业产业园区里也有学生专注学习的身影,学生在企业生产第一线学习专业技能……在泉州,不少职业院校都与企业建立紧密的校企战略合作关系,校企推动产教融合“向深里走”,促进校企合作“往实里去”的现实场景随处可见。

产教融合,对学校而言,可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质量;对企业而言,学校根据企业需求设置专业,毕业生可以直接“对口”进入工作岗位,促进企业发展;对学生而言,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技术技能水平,加强就业和深造方面的优势。优化产教融合模式,形成了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的良好格局。

学校建设专业学院

服务区域对应产业

泉州院校的人才受追捧,得益于近年来“产教融合”不断深入开展。“企业缺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的教学模式,正被泉州各大高校推广、实践。

“深挖专业理论,苦练岗位技能”,是泉州师范学院交通与航海学院始终如一的育人方向。“专业理论培养方面,学校与企业‘共引共培’,打造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师资队伍。”该校交通与航海学院院长俞文胜表示:“采用‘企业教师+校内专业教师’的教学模式,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优势互补协同育人,打造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提升高层次航海专门人才培养能力。”近年来,该学院先后与中泉集团、通海集团等实施紧密型合作,从企业引进双师型高级人才26名,并建设完备的实验实训教学软硬件设施,不断夯实育人基础,携手培育应用型人才。

而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一直致力成为区域产业共生共荣的高水平教育伙伴,“学校建设一个专业,就要合作当地一个以上的知名企业,服务区域的一个产业。”该校副校长张建军表示:“学校每一个专业群都要建设一个校企深度合作的产业学院,来推进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区域的产业深度融合、链接,促进产业侧和教育侧的有机衔接。”目前,该校围绕石油化工、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商贸物流、教育、艺术传媒等8个专业群,开设了20个职业本科专业和13个专科专业,专业和区域产业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此外,黎明职业大学紧密对接泉州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借鉴德国“双元制”的成功经验,与企业深度协同,推进“招工招生一体、工学双向交替”等改革。该校教务处负责人蔡经汉表示:“学校面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探索实施精英领航分层分类人才培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适应性。”近三年,该校重点面向泉州鞋服、新材料等产业选拔培养技术精英班800余人,校企共育“专业应用+工程背景+创新实践”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共为安踏、钰齐、百宏石化等企业培养产业高端岗位技术骨干约300人,形成“技术技能拔尖学生带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发展态势。

刚毕业就能就业

未来选择更明确

近日,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开展了“2023届就业、2024届实习推介会”。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的学生林宇航已被一家企业正式录用。之所以能“毕业即就业”,林宇航认为,除了严格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训练,关键在一个“早”字。大学四年,林宇航已在该校的国科数字产业学院上过企业的实训课,对未来工作有更明确的选择,比其他刚出社会的学生更有经验。

在泉州,像林宇航这样“一出校门,就受企业青睐”的学生还有很多。泉州师范学院2022届毕业生张宇便是其中的一位。去年6月,她从轮机工程专业一毕业,就进入中泉船务公司上班。据悉,张宇和他们的同学们依托学校与中泉集团的订单班,让她早早地就掌握了工作所需的相关技能及证书。

学生们一毕业便能就业,离不开高校建立的“产教融合”新机制。今年春节刚过,黎明职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梁红霞、李冰燕、方玲等三位同学经过层层筛选,组团入职日春股份公司。同场竞聘的有来自全国10多所高校的学生,最终有7人被录用,黎明职业学院占3人,他们的优势源自学校与日春股份公司深度产教融合的“教学合伙人”模式。

获得急需优秀人才

企业有了强力支撑

“每年毕业季,学校都能为企业提供一大批的优秀人才,为泉州产业和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安踏电商服务产业学院校企合作工作室经理周健慧表示:“工作室是学校与安踏集团联合共建的。在校企双方的努力下,除了接受日常的电商课程外,每年的‘618’‘双十一’‘双十二’等电商大促节点,工作室的学生都可以参与真实情境的电商大促实训,提前体验真实的职业生涯。” 除了安踏电商服务产业学院,目前泉州职业技术大学还与福建国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行云新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成立国科数字、行云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学院,为相关行业、企业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早在2011年,泉州师范学院就与中泉集团开展校企合作,设立海员培训中心开办航海类本科教育,不久后,又一起携手开办了中泉订单班,共同培养航海专门人才。“学校已为我们集团输送了200余名航海专业人才,极大的缓解企业的用工需求。不仅如此,这些人才的综合素质都特别高,从该校毕业的陈美树只用了7年的时间便通过了大副适任考试,很快他就可以成长为一名出色的船长。”中泉集团综合部经理苏素文赞不绝口,她表示:“目前的培养模式是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就是以整个产业的岗位为导向,去设计课程,学生的岗位技能得到有效提升。学生一毕业到相应的岗位后,可以直接开始相对应的工作,不需要企业再花时间以及精力来对他进行培养。”

日春股份公司人资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林晶晶也认为,经过“产教融合”培养的学生对于企业制度、企业文化有更好的适应性,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方面较其他学生有显著提升,实践动手能力也进一步加强。“目前,公司研发的新款暑茶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公司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和黎明职业大学实施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育人,能够为我们稳定地输送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报记者 陈森森/文

受访者/供图

相关新闻

苏州太仓职教改革打造“人才仓”

近年来,苏州太仓市牢牢抓住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关键机遇期,深耕“双元制”本土化实践,坚持规模发展与内涵建设同步推进,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健全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办学格局。将打造“双元制”本土化品牌纳入区域发展规划,鼓励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办学,健全第三方评价机制,成立太仓市双元制教育研究院,认定太仓市“双元制”培训中心10个。

构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生态。培育省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15家,建设苏州市级以上学徒制项目13个,全市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超500家。构建“企—校—校”跨区域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参与60%以上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完善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办学体系。先后发布、立项5个苏州市地方标准,构建“双元制”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建设省级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5个,每年面向中小学开展职业体验教育3500余人次。广泛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每年培训近3万人次。

凝练互学互鉴、共商共享的办学共识。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先后与德国、意大利相关学校签约合作。健雄学院与德国学校合作举办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成立乌拉圭生物技术培训中心服务“一带一路”,进一步完善产教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

(来源:苏州太仓市教育局,整理:陈森森)

下一篇 4 放大3 缩小5 默认1       
   01版:头版
   02版:03泉州积极践行“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特刊
   04版:评论·观点
   05版:都市·社区
   06版:都市·民生
   07版:热线新闻
   08版:经济·资讯
   09版:经济·财富
   10版:经济·家居
   11版:地方新闻
   12版:地方新闻
   13版:教 育
   14版:清源·刺桐红
   15版:文 体
   16版:看天下
   17版:特刊
   18版:特刊
   19版:特刊
   20版:特刊
   21版:特刊
   22版:特刊
   23版:特刊
   24版:特刊
   25版:特刊
   26版:特刊
   27版:特刊
   28版:特刊
学校尝甜头,学生企业得实惠
“十四五”期间丰泽拟新增49个教育项目
扬夕阳余晖
展老年风采
筑梦六载情谊深
心怀感恩向未来
省首届禁毒知识竞赛
泉州代表队载誉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