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泉港区全面落实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市委“项目奋战年”等行动部署,紧盯“绿色石化名城、现代活力港城、山海宜居美城”目标,全力以赴拼经济、抓建设、促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平稳有序,各项经济指标呈现稳中有进、逐月向好的态势。在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用心履职、砥砺奋进下,泉港区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勇开新局,一座近悦远来、人气升腾、宜居宜业的新兴城市强力兴起。□本报记者 陈淑华 通讯员 王少伟 林弘梫
拼 招商签约项目名列前茅
“没有等出来的成绩,只有拼出来的发展。”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紧张等现实困难,泉港区紧扣“大拼经济、大抓发展”主线,以“敢闯敢干、一往无前”的奋战姿态,力促“开门红”“半年红”,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1+N”现代产业体系成型成势。延续去年招商工作的“冲劲、闯劲、干劲”,泉港区瞄准“平均每个工作日签约一个项目”的目标,明确“全员挂钩、分级负责、定期调度”等机制,紧盯各条产业链上的空白点、薄弱点、关键点开展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领军企业和产业关联度高的基地型、梁柱型项目。今年上半年,该区共招商签约正式合同项目120个,总投资691亿元,超序时进度6个百分点,名列全市前茅。通过“全域招商”,在强化乙烯、丙烯等7条石化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的同时,该区创新突破“产业单一”瓶颈。2022年至今,泉港区签约的非石化项目超过前5年总和,新材料、粮油食品、现代服务等产业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
221个重点项目进度超序时。今年以来,该区深化“周协调、月小结、季调度”“亮灯发函”等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问题,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推动13个项目涉及征地问题完成扫尾或取得突破,已举办重点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3场,百宏化学新材料、凯美特过氧化氢、华星石化(二期)、凯业新型建筑材料等96个项目相继开工或竣工,南埔电厂三期、国道G228线泉港段等3个总投资5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全区221个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156.3亿元,超序时进度6.26个百分点。
“消费、出口”并驾齐驱。 泉港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打好提振消费“主动仗”。今年以来,围绕“享寿生活·嗨购泉港”主题,持续开展泉港云购节、优品直播节等主题促销活动,举办“灯耀泉港”、“桃岭之上 福寿绵长”文旅嘉年华暨涂岭猪脚美食文化节等活动,带动消费20多亿元。组织开展汽车品牌下乡巡展促销活动,拉动汽车零售消费1500万元。紧抓外资外贸工作,鼓励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扩大进出口市场,预计完成外贸出口额18.73亿元、同比持平,完成外贸进口额271.25亿元、比增2%。
产业发展有“硬支撑”。拓展产业发展的空间“承载力”,重点是加快低效用地再开发,优化产业园区布局,提升安全环保水平。今年以来,泉港区4个市级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试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2.6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59.34%。其中,石化科技众创园成功签约入驻企业24家,拟租用厂房面积8.9万平方米,完成总招商面积的86%;百川科技4D空气纤维、2万吨高弹纤维等项目盘活用地70亩,进一步延伸了纺织化纤产业链。
争 以优质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为了让广大企业家安心投资、舒心创业、放心发展,泉港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营商品牌意识,扎实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和“一件事”套餐办理,推动更多政策“免申即享”,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精准帮扶促提质扩能。持续实施“千名干部进千企”行动,全区34名处级领导全面落实重点工作调度机制,累计到民营企业开展调度500多次、协调解决问题700多个,累计对接民企项目31个,投资总额95.7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6.43%,提前半年完成民企对接全年任务。设立泉港区首支规模为30亿元的政府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助力辖区企业纾困解忧、释放潜能。
深化改革促提速增效。在全省率先设立“营商环境周”,深入开展政务服务“轻骑兵”“大篷车”“政协委员走流程”“局长进窗口走流程”等专项活动,创新推行重点项目工程“零办证·即施工”审批流程试点,强化并联审批、联合验收、帮代办服务等提速举措,切实提升办事效能,2022年营商环境考评位居全市第4。今年以来,实行并联审批办件221件,占比92.47%;实行联合验收项目数18个,占比94.74%,累计为企业帮代办服务2800多次。
强化服务促提档升级。出台《泉港区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泉港区关于扶持石化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惠企政策,强化企业规模培育,扶持推动一批高成长企业发展壮大。今年以来,已储备上报高新技术企业、种子培育企业34家,推荐遴选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9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3家,推动2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目前,该区共有市级产业龙头企业17家。
抢 提品质增强城市“吸附力”
作为一座新兴城市,泉港区城市配套建设存在“欠账”。为增强城市“吸附力”,泉港区不断提升城市品质能级,完善优质均衡公共服务,让广大市民切实感受到泉港“由内及外”的城市温度。
民生实事多点突破。以“缺什么补什么、哪里薄弱补哪里”为导向,该区精心做好2023年8类31件为民办实事项目,统筹推进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重点任务,让群众共享更多发展成果。今年以来,该区教育医疗领域喜讯频传,全区高考本科上线率从2020年的59.9%逐年提升至2023年的66.2%,泉港一中本科上线率96.4%、特殊类型上线率56.8%,均创历史新高;泉港区医院连续2年荣登全国500强。
城建品质不断提升。该区全力推进“宜居宜业、生态人文、聚城畅通、安全韧性、智慧管理、村镇建设、样板特色”等七大城建工程,通过“点—线—面”的联合发力,使城市环境不断净化、绿化、美化,逐步成为更多人宜居宜商宜业宜游的一方热土。
乡村振兴亮点纷呈。全面推进乡村建设步伐,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等4大工程21项任务,完成投资2.6亿元,共打造市级“五好”乡镇1个、精品示范线2条,市级以上美丽宜居村庄培育对象5个。着力探索村财增收联片带富,2022年度全区村集体平均经营性收入43.3万元,20万元以上村达100%,50万元以上村37个。
生态环保接续发力。持续打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保卫战,全面推进气、水、土、废专项攻坚,今年以来,共开展10个大气精准治理项目、11个水污染治理项目和5个土壤污染防治项目,促进辖区生态环境改善。截至目前,全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55,6项污染物指标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饮用水水源地黄塘溪、泗洲水库水质达标率为100%,小流域菱溪、坝头溪水质达到Ⅲ类水平。
经过各方持续用力,泉港区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平稳有序,“中国长寿之乡”品牌深入人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创业就业。今年以来,全区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比2021年增加1.3万人、增长25%,目前常住人口已突破36万人,达到历史之最。
亮点展示
产业技术创新有了科研利器
延伸化工产业链、向高端化发展,是石化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在这当中,行业技术创新、核心竞争力提升将起到关键作用。泉港区充分发挥“一室两院四中心”的科研平台技术优势,大力实施创新工程,让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变成产业结构升级的助推器和加速器。
打开手机,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图案。而这些颜色和图案的呈现离不开一项特殊的工艺——光刻工艺。为了让图像呈现更加精准,佑达环保携手清源创新实验室经过反复论证及鉴定,成功研发“高浓度CF显影液”,解决了新型显示领域的“卡脖子”问题。佑达环保也成为泉港首个受益的企业,目前该公司包括显影液在内的半导体制程各个工段及领域产品,已从实验室走到位于泉港区石化工业园区内的生产线,各产品所需的原材料基本实现国产化,无需使用进口材料。
作为泉港科研孵化的平台之一,在国家大力倡导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背景下,清源创新实验室将研发布局定位在“能源转化与储存、化工新材料、电子化学品、生命与大健康”四个方向,助力拓展延伸泉州石油化工产业链。就在上个月,实验室主导的一项重大技术合同通过省科技厅专家评审。清源创新实验室科研与知识产权部负责人芮晓霞表示,今后将延续实验室与企业联合立项的作法,即由企业提出具体的创新需求,然后该实验室搭配项目经费,跟企业一起做研究、寻求出成果,以进一步贴近行业生产运用需求。
优质医疗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
近日,在72小时黄金救治时间内接受颈椎手术的赵老先生,感觉脖颈舒适许多。“颈椎手术属于较高难度的手术,它很精细很微创,跟颈髓靠得很近,操作时稍微欠精细一点,就可能损伤到脊髓,造成患者瘫痪的后果。”为老人家施行手术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泉港总医院副院长、泉州市泉港区总医院副院长朱希田说。
据悉,以往,类似的手术只能在市级及以上医院完成。加上周转、排队、等待检查,患者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为了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2016年,泉港在福建首开先例,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设“府院共建”融合型医联体。在下派专家的帮扶和带领下,泉港总医院的临床医疗质量得到不断提升,填补了多项高难度手术的空白,越来越多先进的诊疗技术扎根当地,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率明显提升。
“福船故里”将开通“福来福往”航线
拥有绵长海岸线的泉港区,因海而兴、向海而生,曾以精湛的福船制造技艺,为泉州宋元时期海洋贸易的繁盛发挥了积极作用。“一船万件可抵万里”的福船造船技术,在泉港等地世代沿袭下来,其最关键的水密隔舱技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在“福船故里”泉港,一艘古香古色的“黑舶五青案”福船悠荡在锦绣湖上,一场缤纷多彩的文化盛事也将热闹启幕。据泉港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福船故里·海丝扬帆”福船文化节系列活动,聚焦泉港海丝文化、福寿文化、福船文化等主题,大力弘扬福文化,以“福往福来”湄洲岛至峰尾航线启航、福船主题服饰发行、主题文艺演出、戏曲展演等多种形式,为人们讲述世遗泉州的千年海洋商贸故事,达到凝聚广大干部群众和在外乡亲齐心协力建设泉港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的目的。
在泉港区峰尾陆岛交通码头,记者近日看到,施工人员正加快建设连接码头的道路,整治周边环境,提升码头靠离泊基础设施,为“福往福来”湄洲岛至峰尾航线的起航提供保障。
与此同时,泉港区加快勾勒“环湾面海”的城市展示面,今年将相续完成后龙湾海洋生态修复、南埔惠屿岛海岸生态屏障保护、峰尾滨海慢道健身步道等工程建设,着力打造一条承载世遗城市休闲游的泉州北部滨海景观廊道。在这个炙热而浪漫的仲夏七月,后龙湾海洋生态修复已完工,重现黄金海岸线的美景,吸引许多人前往休闲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