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耀文
现在有一种社会现象,到处都有一次性生活用品、用具,用过之后就扔掉,造成资源浪费不说,还产生垃圾污染环境,增加劳动成本。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雨具、一次性拖鞋、一次性牙刷等等,不胜枚举。触景生情,我想起儿时的生活。
20世纪70年代初,那时候大多数人都是穿塑料拖鞋,甚至有人赤脚走路,脚皮都磨厚生了老茧。有一双塑料拖鞋也很爱惜,破了、断了,用火钳烫红,对着断处按下,“咝”的一声冒出一缕白烟,就接上了。如果材料不够,也可以加一点废旧塑料垫补上去,废塑料颜色不一样,补的功夫又不怎么到位,但总算粘上粘牢固了。街上也有人在修补塑料拖鞋,修补的方法也是一样的。花上几分钱,修理师傅专干这种活很在行,基本上看不出修补过的痕迹。
那时候穿的尼龙袜子,袜子底部磨破损了,不用愁,也可以补。街边的小摊上有人专门在修补尼龙袜。方法是,把破的尼龙袜套在模具上,破洞处边缘抹上一种药水,用一块颜色相同或相近的尼龙布按住破洞处,木槌轻轻敲打,药水很快干了后就粘牢了,袜子穿在鞋里看不出是修补过。
那时候,什么都是从长计议,养成朴素勤俭生活,形成“惜福”习惯,不管什么生产工具、生活用品都是一直用下去,直至不能再修补为止。能自己动手修复的自己动手,自己没办法搞定的,雇手工匠人。有多少手工艺人以此行业谋生。可惜现在没了,或者说是很少了,许多修修补补的行业也从此消失了。
我和弟妹个头长得快,新织的毛衣两年就穿不了了,于是母亲把旧毛衣拆了,买点新线让我姐重新打。我姐心灵手巧,花样翻新,让我们冬天穿上温暖的新毛衣。我小学用过一支英雄牌钢笔,外套掉了,到街头找修理钢笔师傅配过。吸管腐烂了漏墨水了,花了一毛钱找修理钢笔师傅换了一个,直至小学毕业送给弟弟,上中学又买了一支好一点的钢笔。
我的家里,几乎生活用品都有修补过。雨伞的伞骨折了,或者伞面脱落下来,修补过。大鼎小锅漏水了,修补过。锌锅烧焦了,整个换了锅底。藤椅、箩筐、畚箕坏了,找篾匠修补。水桶、戽桶散掉了,找“箍桶”师傅。锄头磨损掉三分之二,剩下一个小小的头,不怕,“打锄头”师傅上门来称重量收回,重新加钢铁,锻打一把崭新锄头,付点加工费和材料费。菜刀、剪刀钝了,“戗刀磨铰剪”上门服务。家里棉被用了多年老旧了,像干旱的土地那样板结,不保暖了,拿到镇上翻新,拆开旧棉被,加上几斤新棉絮,重新弹出一床新棉被。这些工匠们做得很认真,很有敬业精神,像是在做文物的修复工程。
那时候的人,用东西都很爱惜,就像爱护他的生命一样。不像现在的人,东西不当东西。我的邻居大伯积攒了多年买了一辆双杠加重凤凰牌自行车,他像娶了新娘似的高兴,把自行车打扮得漂漂亮亮,双杠用毛巾做个套包起来,三叉架用花花绿绿的塑料带包得严严实实,整天都看见他在擦车,在车架连接处、齿轮、链条上滴油,路况不好也下来牵着走。偶尔有人要借用一下,他很矛盾和纠结,借了怕有闪失,不借又怕人说他小气。
那时候大人小孩兜里都放着小手帕,用来擦汗或擦鼻涕,脏了洗洗晾干再用,直至破损,很是环保,不像如今大量使用纸巾。
过去的人东西坏了,总想着修。而现在的人东西坏了,总想着换。有人东西没有坏,也换掉,只是因为不喜欢而已。现在的生活其实是粗糙得多,大量的物质被匆忙地吞吐着,而那时候的生活是细嚼慢咽,是精致的,是精打细算、勤俭节约过日子的,他们苦中有乐,苦中有甜,向往着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