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6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06版:特别报道
特别报道》》》聚焦泉州市两会●报告解读
奋斗创造奇迹 实干成就未来

1月7日至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泉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泉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相继在泉州人民会堂举行。

市长蔡战胜代表泉州市人民政府向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作工作报告。蔡战胜说,2022年,我们迎来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这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泉州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征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我们隆重纪念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提出“晋江经验”20周年,勇担省委、省政府赋予的全省高质量发展主力军重任,紧扣“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发挥“三大比较优势”,以实施“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为路径,聚焦“1+3”专项行动,全力抓项目、促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步伐,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稳一保一防”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一年来,经济大盘保持稳定,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改革攻坚多点突破,城乡发展齐头并进,民生福祉日益改善,安全发展更有保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2022

难中求成 勇当全省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经济稳中见韧 多项指标全省居首

●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一企一策促发展”活动

市县两级成立总协调室,对全市1.1万家规上工业企业、限上商贸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全覆盖、全挂钩、全联系”

累计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和增加现金流178.5亿元,投放“纾困贷”金额居全省首位,援企稳岗政策惠及企业27.8万家次、员工193万人次

●实施“项目攻坚2022”

专班推进“抓前期促开工”,150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120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30亿元、增长10%以上

获批发行政府新增债券267.7亿元,发行规模、支出效率均居全省第一

●启动“爱泉州·大乐购”促消费活动

全市网络零售额2300亿元,总量居全省首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左右

●全力稳外贸稳外资

全市实际使用外资增长90%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2.3%

●开展“海外抢单”

组织外贸“微展会”、“代参展”、包机组团参展,开行“中欧班列”和“整船出海”泉州至俄罗斯远东航线

产业加快升级 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2300家

●打好“强引擎、建载体、铸链条、提存量、拓增量”转型升级组合拳

●全力抓创新促应用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700家、总数超2300家

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增长60%

●实施“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专项行动

首批市级14个试点项目全面启动,全市开工和在建标准厂房1300万平方米,建成300万平方米

●坚持重龙头、强品牌、铸链条

新增省级龙头企业35家

新增“四上”单位2128家

商标有效注册量达72万件,保持全国地级市首位

●加快绿色数字技改

编制完成碳达峰实施方案,新增国家级绿色制造示范项目28个,单位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以上

●实施“抓开放招商促项目落地”专项行动

实行“一把手”带头、全员招商,新签约正式合同2244个、总投资1.3万亿元

●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

快递业务量保持全国前十

新增国家3A级以上景区4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个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5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20.5万亩,粮食产量超50万吨

民生日益改善 坚持超七成五财力投入

●全力惠民生补短板

坚持超七成五财力投入民生

完成39个为民办实事项目

建成229个便民惠民利民的“党建+”邻里中心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扶持低收入村发展村财项目166个,脱贫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达20万元以上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2万个、中小学学位2.7万个

高中教育质量持续走在全省前列

●加快补齐卫生健康短板

新增卫技人员3500人、医疗床位1200张、普惠性婴幼儿托位3000个

●持续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9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7万人,新增“五险”参保51万人次

●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

建立世遗“1+N”管理体系

新增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个

出台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

城乡齐头并进 中央商务区入驻企业数翻倍

●实施“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

划定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三区三线”,开展西华洋、南滨江、江南等6个片区控规修编

分3批实施城建项目1173个,完成投资760亿元;24个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中央商务区人气加速集聚,入驻企业数增长105%,税收增长55.4%

●古城保护提质提效

完成古城核心区29条街巷市政综合提升,启动中山南路片区46条街巷整治

●实施4个三年行动

实施“绿满泉城”、照明提升、水系联排联调、电力设施补短板4个三年行动,建立“三山一线”统一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建成口袋公园157个、新增公园绿地面积121公顷;实施东海片区、“两江”沿岸及重要节点照明提升;完成水系联排联调规划总体方案编制;中心城区电力设施投资增长22%

●全力抓征迁交净地

全市完成征地2.1万亩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98万亩,获批项目用地面积5.39万亩,均为全省最多

中心城区出让土地面积2576亩,为近年来最高

●着力推进聚城畅通

5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4亿元,兴泉铁路全线通车

跨江跨海通道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持续推动乡村建设

完成全市151万栋农村地籍房屋调查,编制实施村庄规划924个,创建整镇推进“五好”乡镇20个,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线23条、典型示范村60个

安全更有保障 完成5.2万家企事业单位标准化创建

●建立平战结合疫情防控机制

战时核酸检测能力拓展到80万管/日

疫苗接种累计超2300万人次

建成定点亚定点医院26家、床位超1.7万张、发热门诊(诊室)209家

●加快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

完成5.2万家企事业单位标准化创建

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

●深化“碧水清河”行动

实现全市430条河流水质监测全覆盖,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Ⅲ类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开展“蓝色海湾”综合整治

全面除治互花米草,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94.4%

改革攻坚突破 中心城区规划建设一体化管理

●强化市级统筹统管能力建设

对中心城区实施规划建设一体化管理机制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发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1+1+13”政策“大礼包”,线上直达兑现惠企资金54.6亿元

●持续开展“局长走流程、走基层”活动

解决痛点堵点问题716个,压缩承诺时限2220个工作日

●推进市属国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新组建城市规划设计集团、能源集团,市属国企资产总额增长21%、突破3000亿元

水务集团控股上市公司,实现泉州国企上市“零”的突破

●密切侨港澳台交流

建立完善重点侨情和港澳乡情数据库

新批台资企业、投资总额分别增长54%、99%

举办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活动

自身建设加强 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

●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

●创新“帮督一体”“交叉督查”机制

●加强绩效考核激励,市委市政府给予市消防救援支队、资源规划局、公安局、交通运输局记集体二等功,给予市商务局记集体三等功

   01版:封面
   02版:特别报道
   03版:特别报道
   04版:特别报道
   05版:专 题
   06版:特别报道
   07版:特别报道
   08版:特别报道
   09版:财经深度
   10版:财经深度
   11版:泉州产经
   12版:商 会
   17版:城事记
   18版:城事记
   19版:影像簿
   20版:广 告
奋斗创造奇迹 实干成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