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6日 星期
返回泉州网
数字报首页
07版:特别报道
奋斗创造奇迹 实干成就未来

2023

勇毅前行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泉州实践

经济社会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5%,工业增加值增长6.5—7%,建筑业增加值增长6.5—7%,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7.5%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6%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

●实际使用外资增长8%,出口增长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经济增长同步

●完成节能减排降碳任务

实体为本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强化创新驱动发展

推动泉州高新区争先进位

落实科技创新“四个倍增”计划

启动建设省集成电路创新实验室

设立泉州人才节

实施“抓工业设计促产业提升”专项行动

●构建“8+4”产业体系

新启动建设标准化园区万亩以上、建成标准化厂房千万平方米以上、拉动入园区各类企业项目投资千亿元以上

联动实施质量、标准、品牌强市战略

抓好重点技改项目200个以上

建设数字化生产线120条以上,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1000家以上

发展海上牧场、滨海旅游、海洋制造等业态,设立泉州海洋生物产业研究院

●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

大力发展商贸会展、电商直播、金融法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打响“国潮泉州”品牌

●开展“项目奋战年”活动

实施重点项目884个,完成年度投资2168亿元以上,确保开工、竣工重点项目各120个

力争签约落地20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全年实现新签招商项目投资总额1万亿元

为民建城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加速规划建设

强化市级统筹统管,完善中心城区规划建设一体化管理机制

坚持做大做强中心城区,聚焦建设50平方公里东海城东核心区,全速推进中央商务区繁荣发展、中央活力区实质动建,启动东滨大道、丰海路景观提升、观音山生态公园等项目建设

坚持做实做优次中心组团,加快江南、北峰、阳江、海江等24个重点片区建设

●加快聚城畅通

推动福厦高铁建成通车,抓好厦漳泉城际铁路R1线项目

启动建设金屿大桥、百崎大桥、金鲤大桥

做实泉梅、泉金、洛丰高速等项目前期

●加强精细治理

加快“三山一线”城市森林公园景观提升,新改建城市公园绿地面积100公顷以上;持续推进东海城东片区及晋江洛阳江两岸照明提升;动工建设“两江”连通、南高干渠供水替代工程;梯次推进一批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投入使用,一批10千伏以下架空线路入地缆化

新启动220个、1.9万户以上老旧小区改造,开工棚户区改造项目9000套,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8000套

优先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提高现代农业发展质效

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30万亩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等重点项目100个以上

抓好白濑水利枢纽、马跳水库等项目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做精做美小城镇和新农村,完成应编村庄规划全覆盖,实施乡村振兴试点示范项目1000个以上

加快打造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宜居宜业集聚区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帮扶脱贫户发展产业800户、脱贫人口稳定就业1.4万人

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

保护利用并举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打造世遗保护利用典范城市

健全世界遗产监测、展示、阐释体系

规划建设闽南文化产业园、博览园

加快中山南路及周边街巷改造综合提升

●发展深度融合的文旅经济

抓好“水上看泉州、夜游世遗城”等项目

推动泉州古城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景区,支持石牛山争创国家5A级景区

打造海丝文旅“一台戏”,擦亮“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品牌

●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争取设立公共文化服务基金,建设24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绿色低碳 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绿色转型发展

实施省级以上园区循环化改造,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

实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

●加大污染整治力度

实施100个以上大气精准治理减排项目,实行石化、制鞋、印刷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全过程治理

创新推行“乡愁河长”,加快河湖空间带修复,打造沿江沿河沿湖绿色生态廊道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突出重点区位林相改造,强化古树名木保护

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抓好互花米草遏制及植被修复

改革开放 塑造体制机制新优势

●深入推进改革攻坚

深入实施“营商环境持续提升”专项行动;建设统一政务云管平台;投用“泉服务”APP,打造城市级掌上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中心,确保全年增存900亿元、增贷900亿元

新增上市企业5家以上

实现市、县、国企母基金全面设立运作

开展盘活利用低效用地专项行动

●坚定不移扩大开放

加快跨境电商、易货贸易、保税集拼等新业态发展,鼓励企业设立海外线下店、海外仓,实现市场采购贸易出口600亿元

争取福建自贸区增设泉州片区,建设“中国—泰国”跨境电商等“两国双园”

●加强改进侨务工作

实施“聚侨引侨和泉商回归”专项行动,探索设立新侨创新创业基地、海外华侨华人培训基地,实施“留住根脉”华侨历史文化传承展示工程

●深化泉台融合发展

推动泉台电子信息、精细化工、机械装备、生技医疗等新兴产业深度合作

深入实施海峡两岸闽南文化溯源交流工程,加快金门供水水源保障工程建设

人民至上 全力惠民生补短板

●推动社会保障提标扩面

深化千企“引工大使”和“三个百”招工引才行动,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8万人

新改扩建长者食堂等养老设施100个,新增养老床位超2000张、普惠性婴幼儿托位3000个

●推动社会事业提档升级

实行中心市区公建配套学校与城市规划、设计、建设、验收、交付使用“五同步”,全市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万个、中小学学位3万个;实施县域高中提升发展行动

力争建成泉州技师学院;支持华侨大学建设省“双一流”高校、泉州师范学院建设一流应用型高校,支持泉州医高专、黎明职业大学争创本科层次院校

加快发热门诊、定点救治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建成投用市妇产医院、正骨医院北峰院区,全市新增卫技人员4000人以上、医疗床位1500张以上;提升上海六院福建医院建设内涵

推进中西医“同病、同治、同疗效、同价”

●推动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统筹党群服务中心、文明实践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等平台,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

   01版:封面
   02版:特别报道
   03版:特别报道
   04版:特别报道
   05版:专 题
   06版:特别报道
   07版:特别报道
   08版:特别报道
   09版:财经深度
   10版:财经深度
   11版:泉州产经
   12版:商 会
   17版:城事记
   18版:城事记
   19版:影像簿
   20版:广 告
奋斗创造奇迹 实干成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