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  泉州晚报  东南早报  今日台商投资区  旧版入口






2024年04月22日

黄华春:侨界青年勤务员

\人物名片\黄华春福建省谷仓创业投资公司董事长致公党福建省侨台委主任泉州市侨联第八、九届副主席泉州市侨界青年联合会创会会长

编者按

为进一步推动“聚侨引侨和泉商回归”专项行动,今日起,本报推出“新侨人物”专版,专访华人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归侨、侨眷、留学归国人员及其家属等涉侨人物中的创业者,报道他们的感人故事,以激励更多泉州侨界人士锐意进取、建功立业。

□融媒体记者 林艳腾 林锌柔

去年以来,我市全面开展“聚侨引侨和泉商回归”专项行动,全力做好“侨商”“泉商”文章,推动海内外侨商泉商交流协作、融合发展、互利共赢,与泉州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一大批身挑重任的“招商大使”活跃在各地,他们或牵好“红线”,扩大引资“朋友圈”;或回馈桑梓,返乡投资助振兴;或发挥优势,当好泉州“推荐官”……黄华春就是这样一位“招商大使”,他走出去、请进来,俨然侨界青年勤务员,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贡献自己的力量。

传承良好家风

秉持共赢理念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黄华春在1980年出生。“爷爷希望我从小脚踏实地,努力勤奋,以后春华秋实,华采耀春,故取名华春。”黄华春习惯这样解析他的名字。或许,这个名字还有老一辈在特殊年代对中国大地迎来又一个春天的企盼。

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黄华春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小学阶段,他的经商思维便初露端倪,曾卖过多种日用品和零食、书籍,还在自家杂货店开过“游戏机店”,当过“小掌柜”;到高中时,竟也有了小小积蓄,成为同龄人羡慕的“小商人”,心智也较同龄人成熟。

商而优则学,学而优则商。自小“经商”的黄华春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了华侨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大学期间,他积极参与学生社团活动,主动承担招商赞助这类费心费神的苦差事。“学会换位思考,替商家着想,我们能为赞助商带来什么?”黄华春常常这样要求自己,而这种“将心比心,追求共赢”理念也在实践中日趋成熟,并一直延续到他日后的工作中。

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离开华侨大学后,踌躇满志的黄华春想独立创业,却被父亲要求回自家公司打理,且参与的都是跟在父亲身边协助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杂事。从“小”做起,与脚踏实地的教育观不谋而合。回首过往,他已十分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

2004年7月,黄华春远赴英国赫特福德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尽管家境殷实,他在国外求学生涯中一直没有放弃参与社会实践,通过打零工所得竟然也有了六位数的积攒。看过世界的孩子,才会有更好的“世界观”。“泉州是一片创业乐土,我的所学在家乡这个舞台上能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两年后,兼具国际视野的黄华春回到故乡泉州。

洞见时代脉搏

涉足多元领域

作为一个“创二代”,黄华春本以为创业资金无须烦恼。“当时,希望父亲能够给予经济支持,作为我的创业启动基金,没有想到会被一口否决。”回忆那段日子,黄华春说,创业之初,他被安排到家族企业中的一家公司。

从2008年开始,曾掀起过炒房、炒煤、炒股、炒汇、炒国企风潮的民间资本,纷纷挟巨资冲进风险投资领域。在被誉为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出现飞跃式变化的标志性年份的2010年,黄华春选择自己创业,他洞见时代风口,将视角转移到股权投资领域。2012年,为响应泉州市成为第三个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黄华春成立了泉州市最早经省发改委备案的股权投资基金;2016年在晋江合作成立“智能装备产业基金”,高度契合当前晋江提出的“数智转型”战略。

2019年,黄华春再次把握国家支持科技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政策风口,引进小米方法论,与市政府共同成立了小米生态链谷仓学院“科技+大消费孵化基地”,围绕产品、品牌、渠道、资本、团队多方位赋能实体经济。用新科技、新理念、新模式、改造传统制造业,谷仓学院成立至今,已挖掘培育并投资了数十个优秀项目(其中多个项目荣获泉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冠、亚、季军),成为大消费品牌隐形冠军全生态加速示范孵化基地,并被评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新侨创新创业基地。

引智引资引技

助力泉州发展

除了赋能服务实体经济,打造良好的众创生态系统,黄华春还积极引进商业资源、侨界资源,为泉州招商引才牵线搭桥。

2022年年底,市委市政府聘任40位热心支持泉州经济发展、致力推动泉州对外经贸交流合作、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人士为“泉州市招商引才顾问(招商大使)”,黄华春名列其中。

“当好侨青勤务员。”黄华春总是这样要求自己。在外泉商和侨港澳台资源丰富是泉州三大比较优势之一,黄华春一直坚持积极引进商业资源、侨界资源,为泉州招商引才牵线搭桥。“借助‘五侨一海’(华人、华侨、归侨、侨眷、港澳台侨胞、海归)的声量与优势,嫁接各界资源,支持泉州转型、发展。”他的行李箱里,经常放着泉州的人才政策、招商手册,以便赴海外考察、商务对接时能够向侨界青年、企业家推介泉州。

作为招商大使,黄华春积极搭建海内外泉籍乡亲交流合作平台,例如2023年2月,邀请浙江万马集团、无锡贝医生、江苏大毛牛新材料、北京猫猫狗狗、重庆芯迈科技、河南芯创科技等6家优秀企业来泉参加“科技+消费创新项目”路演活动。2023年度黄华春邀请了20多个海内外科技型企业主要负责人来泉考察,并亲自参与了这些客商与各级政府召开的上百场大大小小投资洽谈、落地协调会议。

目前,黄华春已成功引进新华网、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在泉州投建乡村振兴项目,总投资35亿元;招商引进的东南亚华侨风情一条街项目、智能卫星智造和综合解决服务商等十亿级的大项目也在推进中。“今后将继续在文旅、科技创新等招商领域发力,积极走出国门加大招商力度,为泉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黄华春如是说。

聚焦侨海公益

搭建广阔平台

近几年,黄华春除了发展自己的投资事业,还做了大量侨海公益事业,如发起筹建和参与创办泉州市侨界青年联合会、留学人员联谊会、致公党留学归国基层委员会、南安市欧美同学会等取得多个“全国第一”的相关侨海组织,创办省级新侨创新创业基地,广泛联系海外华裔新生代、留学人员,激励泉州市侨界青年锐意进取、建功立业,如作为省政协委员和泉州市政协常委、致公党泉州市委会副主委,积极聚焦侨海情,多篇涉侨涉企信息(提案)被全国政协、致公党中央等各大单位采用。

“留学报国是一种精神。”黄华春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推进,泉州留学回国人数比例逐年提升。“将大家团结起来,对彼此的发展、对家乡的发展有更大的帮助。”2016年,在黄华春的推动下,泉州市侨界青年联合会宣告成立,他被推举为首任会长,并于2019年、2024年换届时继续得到全体会员信任拥戴。泉州市侨青联成立以来,充分发挥与侨界青年联系密切的资源优势,积极聚侨引侨,招商引资,招贤引智;充分发挥侨界青年朝气蓬勃、向上向善的品质优势,组织开展文化体育、公益事业等正能量活动,累计捐赠公益慈善事业数千万元,其中仅“侨青助学”圆梦志愿服务项目,10余年来,累计帮助学生人数已超1600人。泉州市侨青联已然成为泉州本土一个活力充沛、充满温情的“侨字号”“青字号”社团组织,其社团工作的先进经验曾在中国侨联报上进行多版刊发推广,并得到全国侨联的高度认可。

近年来,黄华春先后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中国致公党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福建省劳动模范”“福建省优秀留学人员”“福建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捐赠公益事业突出贡献奖”“福建省改革开放40周年40位青年企业家”“福建省致公党优秀党员”等殊荣。“我的付出真的微不足道。在我心目中,老一辈华侨爱国爱乡的精神如山高水长,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永远学习、景仰的。”面对各种荣誉,这位享誉泉州侨界的青年精英如是说。

--> 2024-04-22 4 4 泉州商报 content_78372.html 1 黄华春:侨界青年勤务员 /enpproperty-->